激情五月激情,美女91精品,一区二区毛片,91精品福利视频,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搜索:

產品推薦

產品分類

友情鏈接

聯系方式

  • 聯系人:邱經理
  • 郵 箱:1456328991@qq.com
  • 地 址:常州市清潭木梳路1號
  • 手 機:13515255167
  • 電 話:13515255167 0519-86987828
  • 傳 真:0519-82059184
  • 網 址:http://www.czdhfy.com
分享到:

把握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發布時間:2011-04-09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上啟下的關鍵五年,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將關系到中國現代化戰略的成敗,關系到中國在國際新格局中的地位。紡織工業是我國“十二五”時期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重點產業之一。從此紡織強國的建設將跨入新征程。

今年全國兩會的召開正逢“十二五”開局之年,本報記者就我國經濟及紡織工業未來發展等一系列問題采訪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

記者: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您如何判斷當前國家經濟和紡織工業發展形勢?

王天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征。綜合國際國內形勢,十七屆五中全會為我們做出了科學和審慎的判斷,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因此,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力地推進國民經濟和紡織工業健康平穩發展。

應該十分明確地說,中央關于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既符合實際也完全正確,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存在的基本條件和我國發展機遇大于挑戰的基本面并沒有因為國際國內形勢新變化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從國際方面看,盡管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深度沖擊,但我國同各大國、周邊國家、發展中國家等的關系持續平穩發展,各國加強對華經濟技術合作的意愿進一步增強,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于我國和平發展。
從國內方面看,盡管我國仍然存在著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但我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步伐加快,各方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這些都為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廣闊空間。

目前,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繼續提高,消費結構將持續升級,投資結構、產業結構也將隨之調整變化,帶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為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而且內需市場還將進一步發揮其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的作用。

綜觀國際國內經濟社會形勢,都在不斷為紡織工業的發展提升信心指數。我們應該認識到,最終決定行業發展的是市場。從當前國際國內兩大市場看,都沒有讓我們悲觀、消極的理由,紡織行業應該不遺余力地搶抓市場新機遇。只要市場在、信心在,就能夠消化行業發展過程中各種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風險因素,保持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記者:您認為當前影響紡織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王天凱:首先是原料價格的快速上漲,特別是棉花、化纖等主要紡織原料價格持續走高,甚至出現了劇烈波動,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這種現象發出了強烈信號,對此行業和企業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高原料價格將成為一種常態,而低原料價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供求關系決定價格走勢,原料供給的硬性缺口,顯示出原料價格高位運行的必然趨勢。但應該避免的是原料價格的大起大落,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紡織企業的生產經營,而且易于滋生企業投機行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棉價和PTA價格大幅上漲過程中,出現了部分企業參與投機的現象,一些企業從原料漲價中的收益已大于產品創新的收益,錯誤引導了企業的利益取向,影響了企業對做好主業的專注。

其次,企業流動資金出現緊張狀況。近期,國家防通脹采取連續加息和提高銀行存貸款準備金率等宏觀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投資成本和財務費用,使企業流動資金的使用受到影響。

再次,“用工荒”問題。近幾年紡織行業都出現過階段性和季節性的“用工荒”現象。客觀上講,其中的原因的確有80后、90后新一代就業觀的變化,但也應認識到招工難是高成本時代的主要特征,不容回避,這對紡織工業加快由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質量效益創新型產業轉變提出了更為緊迫的要求。“用工荒”現象符合產業發展規律,需要行業通過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以消化和解決。紡織行業要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吸引高素質人才投身紡織事業。

記者:“十二五”是我國建設紡織強國的攻堅時期,您認為行業發展的著力點應放在哪里?

王天凱:概括地講是模式創新。紡織強國不是炒作概念,而是需要腳踏實地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行業科學發展。我認為,當前以至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紡織行業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三大歷史作用,這些都離不開模式的創新。

今后5~10年,紡織工業要根據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這高度地概括了紡織工業在“十二五”期間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點,使紡織工業獲得持續發揮在全球經濟中比較優勢的市場地位。

傳統,并不代表陳舊、一成不變。它應成為產業創新和提升的優勢和基礎。今天的紡織工業已不單純是傳統加工制造業,通過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紡織工業正在加快由傳統的發展模式向建立現代產業體系過渡。紡織工業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終端市場,要通過營銷模式創新,將產品加工制造向產業終端延伸,真正達到結構調整和產業提升的目的。

未來5年,紡織工業要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型,加快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在這一時期的發展中,紡織行業絕不能弱化三大歷史作用,加強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積極向第三產業拓展,為改變國家產業結構失衡狀況,推動一、二、三產業結構合理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傳統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強化,節能減排任務艱巨;外貿增長方式粗放;投資和消費關系失衡,消費率偏低;城鄉和區域發展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因此,紡織工業必須創新模式,盡早在產業鏈各個環節特別是終端推出新的模式,無論對于國家還是行業的結構調整都具有重大意義和作用。

記者:今年兩會,您的提案會涉及哪些方面?

王天凱: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兩會代表委員的提案和議案,對于涉及紡織行業的提案和議案高度重視,并積極回復和落實,反映了國家對紡織行業的健康發展十分重視。今年兩會,我的提案主要以行業發展為中心,圍繞需要國家和政府關注并支持的相關問題,主要涉及紡織原料以及營造有利于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等方面。

今年我的提案內容主要是兩大方向:一是關注原料。其中涉及流通環節、國儲棉拋售以及進口棉配額發放等問題。棉花供需缺口將長期存在,如何充分發揮儲備棉和進口棉的調節作用,避免棉價大起大落,保護紡織企業和棉農利益,將是國家和行業十分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另外,關注化纖原料產業的健康發展,加快化纖上游原料產業發展的同時,努力為國內化纖產業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圍繞紡織行業科技和品牌建設,創造良好的國內政策環境,營造有利氛圍,有序并有效地推進強國建設進程。

總之,“十二五”時期紡織行業要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促進行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力爭在2020年將我國建成以科技強國、品牌強國、可持續發展強國、人才強國為四大戰略目標的紡織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