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以來,伴隨著環保整治和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紡織行業掀起了一股關停潮,淘汰落后產能成為主旋律。特別是作為紡織化纖行業大省的江蘇,更是如此。然而,在江蘇吳江,有一家紡織企業生意卻異常火爆,不僅訂單排得滿滿當當,還排了機器增加新產能——它便是蘇州生生源紗業有限公司。
狠下血本,以極致品質突出重圍
“其實,在盛澤做紡紗的不止生生源一家,如何讓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力,是生生源一直在考慮的問題。”許晨愿說道。也這因為如此,生生源從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如何提升產品質量,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的問題。“我們能做的,只有將產品品質和質量做到極致。”
為了將產品質量做到極致,生生源在設備和技術上可以說是不惜下了“血本”。“我們引進的都是國際上最好的設備,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員和資金進行研發。”目前公司擁有德國進口清梳聯、并條機,日本豐田緊密紡紗機和日本村田自動絡筒機,可以說是擁有世界最多的緊密賽絡紡細紗機,在軟硬件配置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可生產各類純滌、粘膠產品以及竹節紗和AB紗系列。
當然,任何公司在成立時不可能順風順水,生生源在成立之初也因產品質量和產量不穩定而飽受困擾,為了解決這一困局,2016年開始,生生源就進入“大整改”時期,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員水平,另一方面對前紡進行技改,對紗線廠生產進行整治,這正是這種“大刀闊斧”的整改,讓其脫胎換骨。功夫不負有心人,進入2017年公司各方面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品質和產量都得到了保證。
“目前我們每月產量穩定在900噸,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分之一,并且我們高支紗如80S、100S的質量在同行業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這是我們生生源的驕傲。”許晨愿表示。
2016年,生生源生產出的100S純滌紗通過了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的鑒定,獲得江蘇省省級新產品稱號,其評語為“填補國內空白”。目前,生生源的滌綸紗已遠銷意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各國。
順勢而為,讓“長板”變得更長
都說轉型升級,其實調整結構一定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對于紡紗企業來說,雖然不停有新纖維和新品種在被研發推廣,但是有些加工費很高,反而會給企業造成負擔。生生源深知專注生產的重要性,并不會因為哪種纖維有市場就盲目生產哪類產品。“我們的傳統優勢還是在純滌紗中高支上,擁有完整的紡紗工藝,最好的品質,最好的客戶,那么就要把這些堅持并且完善下去。”許晨愿表示。
近兩年,紡織市場景氣度回升,生生源也正好借此契機在市場上不斷擴展市場份額,連續2年銷售情況翻番,勁頭十足。“今年我們的粘膠紗訂單一直在排隊等貨,純滌紗訂單也是一直產銷平衡,銷售情況還是非常樂觀。接下來,我們將借著這股東風,繼續擴張產能,最終將產能擴至18萬錠,進一步增加在市場上的話語權。”
下一個五年,走差別化和自動化道路
當下,“新常態”已經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紡織企業的發展必須有自己的堅守,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創新。“借用我們老板的話來說,專業的人用專業的工具做專業的事,既然已經選擇紡紗這個行業,就要堅定不移地將紡紗事業進行到底。”提到轉型升級,許晨愿也跟記者描述了生生源下一個五年計劃:堅定不移地走差別化和自動化道路。
面對當前依靠規模、價格比拼的純滌紗盈利模式已經走到盡頭的市場現狀,生生源也開始考慮如何突圍。“今后我們會調整定位,將差別化纖維也納入我們的產品目錄中,如環保纖維、異形纖維、功能性纖維等,畢竟大路貨要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而差別化纖維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許晨愿坦言。
除了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也成為生生源下一個目標,即增加工廠自動化程度,減少單錠用工成本。他表示,目前已經在著手走這條道路,準備成立新車間,加入粗細聯智能化生產線,實現全程自動化、連續化、數字化控制,大大節約了用工,提高了勞動效率。
生生不息,源源不斷,永續經營!作為紡紗界的“新生軍”,生生源優質的潛能足以讓人預見它的后發優勢,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家紡紗企業的精彩故事才剛剛拉開帷幕。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