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區,是托在一塊布上的經濟強區。”今日,在柯橋舉行的全國紡織行業專業市場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柯橋區委書記沈志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紡織行業對于柯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正是依托“市場”和“黨建”的雙輪驅動,柯橋中國輕紡城在三十年間從一條“河邊布街”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成為柯橋經濟強區的立區之本。
“紡城有家”創新浙江市場黨建工作標桿
作為經濟發展的“優等生”,浙江向來是全國市場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浙江省委黨校黨史建教研部主任徐彬在會上指出,浙江是一塊神奇的土地,在市場高度發展的同時,在黨建工作上也總是“快半步”。義烏、諸暨等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的縣市都在黨建與市場的結合上都走出了都走出來獨具特色的創新模式。
無獨有偶,“因布而興”的柯橋也根據自身特色,建立了以黨組織為核心的黨群工作一體化服務平臺——“紡城有家”。該項目曾成功注冊全國首個黨建商標,并發布全國第一個地方標準:《專業市場黨建工作規范》。在以“一塊布托起一座城,一座城連起一個家”理念推動下,“紡城有家”使柯橋紡織業的市場黨建有了家的溫度和歸屬感,也使得數以萬計來自五湖四海的創業者,在“紡城”柯橋扎下根來。而黨建工作對市場的引領,也將單兵作戰,各自為營的散戶擰成一根繩,勁往一處使,最終打響了柯橋紡織的品牌。
隨著時代的發展,“紡城有家”實體市場黨建還積極探索創新了“產城融合式黨建”、“互聯網黨建”和“海外黨建”等新模式,真正走出了“黨建強,市場興”的發展道路。
“黨建聯盟”引領全國紡織行業紅色引擎
“理直氣壯講黨建、講政治。”中央黨校研究室原巡視員、副主任曾業松在交流會上的倡議,獲得了各位全國重要紡織行業市場基層黨組織代表的一致認同。隨著產業的轉型,國內的紡織行業如今也面臨著制造成本逐漸上升、競爭日益激烈、技術門檻等發展瓶頸。
產業轉移的機遇期也賦予了市場黨建新的內涵和時代要求,為傳統專業市場轉型升級謀求新發展成了全國紡織行業共同的呼聲和需求。會上,紹興市柯橋區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聯合江蘇常熟服裝城管理委員會、廣州白馬服裝城、成都荷花池大成市場等8家單位發起成立了中國紡織行業專業市場黨建引領發展聯盟。聯盟旨在持續營造黨建互助、資源融合、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圍。
“強強聯手”進一步凝聚市場各方的力量,而堅持不懈對“紅色引擎”的探索則是柯橋紡織產業發展背后不竭的動力。在此背景之下,相信柯橋乃至全國的紡織業將更好的把黨建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市場的發展優勢,把黨建的提升轉化為市場的提升。
推薦企業面向顧客,持續改進,實施品牌戰略,必須是
經編未來 無限可能
云展云舒,龍行天下 并人間品質,梳天下纖維
印染機械 首選黃石經緯 印花機 絲光機 蒸化機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