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炳耀 姚靜 1,盧娜 1,高衛東 1,季曉丹1,孫萍2 (1)江南大學 ,江蘇無錫 214122; (2)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無錫 214021)0 前言在抗菌纖維及其相關紡織產品的開發中,抗菌效果的檢測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抗菌劑選擇的依據,也是評價抗菌產品性能的主要指標。抗菌是一個涉及范圍較大的概念,各種不同檢測方法的結果之間沒有嚴格的可比性。如何根據所選用的抗菌產品的類別和性能,合理地選擇相應的抗菌檢測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 1992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紡織行業標準FZ/T 01021—1992《織物抗菌性能試驗方法》[1],1996年衛生部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2]。近年來,本課題組在運用這兩種標準對織物進行抗菌檢測的大量試驗中發現,這兩種標準中的任何一種標準并非對所有織物都適用,在運用這兩種標準對織物進行抗菌檢測時,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時必須將兩種標準結合起來使用。本試驗對不同織物所作的一些抗菌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提出更適合于織物抗菌檢測的方法。
1 兩種標準的比較1. 1 相同點 (1)菌落計數方法 這兩種方法均采用澆平板的活菌計數法。這是一種抗菌定量檢測方法,適合于對紡織品進行抗菌檢測。與抑菌圈法、奎因法等定性檢測方法相比,不僅能觀察紡織品是否具有抗菌性能,還可以得出具體抗菌率數值。 (2)基本原理 都采用抗菌織物與菌液接觸一定時間,然后觀察織物上,或是包含織物的溶液中菌落數的變化情況。 1. 2 不同點表1為FZ/T 01021—1992和GB 15979—2002抗菌檢測標準不同點的比較。表1表明,這兩種抗菌檢測標準較大的差異主要有兩個: (1)織物與菌液接觸時間FZ/T 01021—1992標準中,菌液在試樣上停留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