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簡稱BAF) 是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借鑒給水濾池工藝而開發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級處理,后發展成直接用于二級處理。自80 年代在歐洲建成第一座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廠后,曝氣生物濾池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廣為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數百多座大大小小的污水處理廠采用了這種技術。隨著研究的深入,曝氣生物濾池從單一工藝逐漸發展成綜合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除去AOX 的作用。
1 關于曝氣生物濾池1.1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原理盡管曝氣生物濾池池體類型以及運行方式有多種多樣,各有特點,但其基本原理是都是以過濾為主體的生化處理工藝,通常由配水系統、曝氣系統、粒狀的填料床、出水、反洗水收集系統以及自控系統等組成。曝氣生物濾池實質是一種生物膜法,即在曝氣池中填充生物填料,利用填料表面附著的生物膜降解水中污染物的處理單元。由于所選填料自身的特點,填料表面容易附著生物膜。生物膜中生長著眾多種屬和數量的微生物,有好氧菌、兼氧菌、厭氧菌,所以曝氣生物濾池對水中的各種有機物都有一個很好的去除作用,同時對氨氮也有很高的去除效率。1.2 曝氣生物濾池研究應用現狀曝氣生物濾池可分為上向流和下向流兩種,早期曝氣生物濾池多采用下向流,如BIOCARBON[1]。現在多采用上向流方式(即采用氣水同向流),使布水、布氣更加均勻,同時在水氣上升過程中可把底部截留的SS 帶入濾池中上部,增加了濾池的納污能力,延長了工作周期。目前,上向流曝氣生物濾池有BIOFOPR、BIOSTYR、COLOX、Deepbed、BIOPUR等多種形式[2],其中BIOFOPR 和BIOSTYR 應用較為廣泛。作為在20 世紀80 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國內外學者在BAF工藝處理方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