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 奚旦立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200051
一、節能減排不是權宜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續高速發展,特別是加入WTO后,紡織行業是少數利好行業,近幾年我國外貿順差(約90%)大多數來源于紡織產品,紡織從業人數2000多萬,加上原料生產1億人,共1.2億人的生活、工作,對全國社會安定起著重要作用。 但是我國的國土面積僅占全世界國土面積(有定居人口的各大洲)的7.15%,而近100年來,我國的人口一直占全球總人口的20%以上,現已超過13億。而人均耕地僅0.104hm2/人,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人均資源占有量則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天然氣、銅和鋁等重要礦物資源的人均儲量分別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人口眾多但資源相對不足日益成為制約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突出矛盾。 目前的高速發展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來獲取的。21世紀初統計,我國萬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9.7倍;33種主要產品的單位能耗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46%。GDP增加一個百分點,但資源消耗比OECD國家高8倍!這種資源消耗增長過快、資源利用效率過低、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等問題日益凸現,我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撐落后的、高能耗的生產方式;也沒有充足的環境容量來承載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和過度浪費的消費方式。因此,節能減排不是權宜措施。
二、紡織行業主要問題 據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39個行業中紡織行業排放COD量,已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全國39個行業共排放COD總量為7017081噸,紡織行業為1300265.5占18.53%。見表1;主要紡織大省排放量見表2;主要印染行業大省企業數及COD排放量見表3。 表1 主要行業COD排放量排序表.jpg)
表2 主要紡織大省排污數據
表3 主要印染行業大省企業數及GOD排放量
2007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