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捻系數
竹節紗竹節部分較粗,加捻效果差,單紗強力低,其捻系數應比普通同號紗高10%~20%。當竹節長度長、平均節距小時捻系數宜大些。我公司細紗機為A513型,紡普通紗時其加捻效率為85%~92%。紡竹節紗時,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加捻效率會有所不同。經多次試驗,發現竹節部分的加捻效率僅為70%左右,而基紗部分的加捻效率為95%~120%,但總體加捻效率仍為85%~92%。所以,紡紗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捻系數。
2細紗機前羅拉速度
細紗機前羅拉的輸出速度要根據竹節長度、竹節粗度、節距及原料長度綜合考慮來確定。當節長較長、節距較小、竹節粗度較大時,應選擇較低的速度;當為滌棉混紡竹節紗時,由于纖維長度長,前羅拉速度快會導致竹節生成不穩,斷頭率增加,因此,前羅拉速度要低于純棉同號品種。經過長時問的摸索,紡竹節紗時前羅拉的輸出速度以不超過200 r/min為宜。當然,如果機械設備狀態良好,可以適當提高速度,以提高生產效率。
3節長與節距
紡竹節段電磁離合器吸合時間(s)=竹節長度(mm)÷前羅拉線速度(mm/s)×修正系數,其 中修正系數為0.55~0.7,一般情況下取0.65。 紡節距段電磁離合器斷開時間(s):要求的節距(mm)÷前羅拉線速度(mm/s)×修正系數。節距一般情況下是一組數據,如果是15個一循環,一組節距對應的時間就是15個數據。其中修正系數為1.05~1.2,一般情況下取1.1,前羅拉轉速越快,所取系數越接近1.05;前羅拉速度越慢,所取系數越接近1.2。竹節紗生產中A513型細紗機采用中后羅拉控制變速速比工藝齒輪,電磁離合器的間隙固定為0.8 mm。
竹節的節長和節距與細紗機的機械狀態有很大關系,即生產同種竹節紗采用相同的工藝,不同機臺在電磁離合器吸合、斷開時間上也會有所差異。在試紡新竹節紗時,我們一般先試紡兩個錠,試驗好節長節距后再整臺車紡。細紗的前羅拉速度直接影響電磁離合器吸合和斷開時間,紡兩個錠和整臺車紡車身負荷不同,前羅拉輸出速度也會有所不同,試紡兩個錠時前羅拉速度稍快一些,所以在試紡兩個錠時要有意地把竹節長度比標準要長一些,一般比標準要長5 mm.。在剛試紡竹節紗時由于缺乏經驗,總是出現開車后竹節突然變短的現象,經過多次試驗,才摸清了這個規律。
[1][2]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