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氨纖維(Cuprammonium fibre)是一種再生纖維素纖維。它是將棉短絨等天然纖維素溶解在氫氧化銅或堿性銅鹽的濃氨溶液中,配成紡絲溶液;經過濾和脫泡后,在水或稀堿溶液的紡絲浴中凝固成形,在含2%~3%硫酸溶液的第二浴液中使銅氨纖維素分子化合物分解再生出纖維素。生成的水合纖維素纖維經水洗滌,再用稀酸液處理除去銅的殘跡,再經洗滌、上油、干燥而成。
銅氨纖維面料手感柔軟,光澤柔和,極具懸垂感。其服用性能近似于絲綢,且抗靜電性能較好,即使在干燥地區穿著也不會產生悶熱感,因此,作為內衣里布很受歡迎。目前,銅氨纖維已從里布用料發展成為高級套裝的優質面料,特別適用于與羊毛、精梳棉、合成纖維等混紡或純紡,用以制作高檔內衣及套裝等。
1.銅氨纖維的性能及結構
銅氨纖維的截面呈圓形,無皮芯結構,可承受高度拉伸,制得的單絲較細,一般在1.33tex以下(1.2 den),最細可達0.44 tex(0.4 den)。其性能與粘膠纖維相似,特別是用堿法成形的。水法成形的銅氨纖維,由于采用的溶液黏度高、纖維素聚合度大,所以斷裂強度較粘膠纖維高,一般干態下為2.3—2.4 g/den,濕態下為1.2—1.3 g/den。水法成形的銅氨纖維結構均勻,表層無定向層圈,在同樣的染色條件下,染色親和力較大,上色較深。銅氨纖維的回潮率較高,公定回潮率為11%,在一般大氣條件下回潮率可達12%~13%,僅次于羊毛,與絲相當,而高于棉及其它化纖,穿著更具舒適感。銅氨纖維不溶于一般有機溶劑,而溶于銅氨溶液。濃硫酸和熱稀酸能溶解銅氨纖維,稀堿對其有輕微損傷,強堿則可使銅氨纖維膨脹而造成強度損失,最終可使纖維溶解。
2.染整加工注意點
織物經向采用110 tex(100 den)銅氨纖維,緯向采用18.5 tex棉+77 tex(70 den)棉氨包芯紗, 斜紋,密度為210根/10 em×90根/10 em。
銅氨纖維/棉氨緯彈織物中的棉纖維一般采用精梳棉,天然雜質相對較少,銅氨纖維則僅含有紡絲時施加的一些油劑,因而,其前處理可采用較為溫和且對銅氨纖維損傷較小的無堿或低堿工藝。此外,由于銅氨纖維不耐堿,不能進行絲光,產品的色澤鮮艷度、飽和度及光澤會受到一定影響。精練酶工藝對纖維損傷較少,但處理后半制品毛效和白度均不理想,還需進行一次氧漂。經多次試驗對比,采用堿性相對較弱的純堿和雙氧水進行精練前處理,可提高半制品白度,從而提高成品的鮮艷度。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