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1968年接觸紡織物印花,1974年開始在唐山市針織總廠從事針織服裝(裁片、成衣、疋布)印花工藝設計工作。由于工作需要,根據從車間搜集的印花疵病樣品和對印花生產的體會,1991年編寫了“針織內衣平網涂料印花疵病產生原因的分析”,在《絲網印刷》1992年第2期發表,并在全國針織印花業廣泛流傳、應用。近幾年,筆者不斷發現有些人盜竊此文章發表,例如:《廣東印刷》2003年06期,王振和發表的“絲網印疵病分析”;《紡織品印花》2005年5期,王振和發表的“絲網印疵病分析”;《絲網印刷實用手冊2007版》(中華印刷包裝網)發表的“織物網印故障分析”;《網印工業》2009年6期,林曉偉發表的“絲網印花疵病分析”等等。筆者認為目前我國服裝印花產業的工藝、技術、設備、材料己接近國際水平,把前二十年的技術文章一字不改的來發表,對一些讀者會產生誤導。為感謝眾多讀者對這篇文章的關注,筆者根據當前印花生產實際情況將原文改編再次發表。
目前,我國印花服裝以棉纖維織物為主,也有棉纖維與化學纖維的混紡或交織織物,織物有針織和機織兩類。在白色或淺色織物上多采用涂料直接印花工藝,它具有工藝流程短、操作簡便、色澤鮮艷、色譜齊全、拼色容易和印得花紋輪廓清晰等優點,更主要是因為印花后的織物經焙烘即可。印制有一定位置要求的局部花型和方向明顯的連續紋樣花型多采用平版絲網印花方法在裁片上進行印花,連續紋樣的接頭沒有一定方向的花型也可在疋布上進行平網印花。?
平網涂料印花法有機械和手工操作兩種方式,在印花生產過程中,由于印花臺板、網版、刮刀、涂料印花色漿、刮印操作和后處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在織物上造成印花疵病,使產品外觀受到影響并使經濟效益下降。下面對平網涂料印花時常見的一些疵病的形態加以說明并分析產生的主要原因。
1、對花不準(錯版、套版不準、錯花):兩種以上顏色的花型,織物上的全部或部分花型中有一種或幾種顏色的花紋脫開或疊壓,未印在相應的位置上,與花型標樣不符。
原因:①網版、印花臺或印花機上定位器松動時,刮刀運行與版面產生的力使網版向用力大的方向移動,花紋未印在相應的位置;②版框變形、粘貼在版框的絲網有局部松動或脫開現象,使版面上部分花紋移動了原來的位置;③一個花型中的每個網版版面干濕程度相差較大,濕度大的版面較松漲或局部松馳嚴重,刮刀運行時使版面的花紋向刮刀運行方向移動,使織物上花紋的局部或全部發生不同程度的錯位;④在網版運行過程中,牽動了被印的裁片或疋布,使再印的花紋移位;⑤繃網時一個網版的絲網張力不均勻或一個花型中每個網版的絲網張力相差較大,絲網張力小的版面或版面的局部絲網張力小,在刮印時網版由于版面松弛花紋就容易移位;⑥在繃網后1-5天內絲網張力還沒穩定就曬版,每個網版版面的花紋會隨著絲網張力的變化使花紋移位。
[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