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2.1.4初始pH值
由圖5可見,酸性條件下的降解效果好于堿性條件.4.5<pH值<10.7時,脫色率和COD去除率隨溶液初始pH值的降低而逐步上升;在pH值為4.5時達到最高;pH值<4.5,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則隨pH值降低而下降.原因是在陽極上發(fā)生有機物氧化降解的同時還存在陽極上析氧的競爭反應.在酸性環(huán)境中析氧電位較高,較難發(fā)生析氧反應;而在堿性環(huán)境中析氧電位較低,較容易發(fā)生析氧反應.而且在酸性條件下·OH有更強的氧化性,有機物更容易被氧化.但pH值過低,則有利于H+在陰極板和粒子電極表面還原成H,減少了H:0生成量,從而減少了·OH的生成量.[14]因此,水樣的初始pH值調(diào)節(jié)在4.5為佳.
.jpg)
2.1.5曝氣量
在電解過程中,空氣由增氧泵從反應器底部多孔進氣管通人并經(jīng)布氣板分布進入電解槽,使反應從固一液兩相拓展到氣一固一液三相,使體系成為三相三維體系.通人空氣除了補充在反應過程中不斷消耗的氧外還起攪拌作用,提高傳質(zhì)速度.曝氣量對降解效果的影響見圖6.
.jpg)
由圖6可見,隨著曝氣量的增大,脫色率和COD去除率逐漸增加,6L/min時,降解效果最好,降解50min時脫色率和COD去除率達到最大值,分別為98.2%和79.4%,比不曝氣時分別增加了5%和9%,說明曝氣對提高COD去除率的效果好于對脫色率.9L/min時,降解效果反而有所下降,原因是粒子電極的電解反應是一個動態(tài)的吸附一電解一脫附過程,曝氣量太大不利于污染物的吸附與電解.同時,曝氣量過大,傳質(zhì)速度過快,新生成的H202和氧化性較強的·OH容易淬滅,易造成部分有機物還未來得及反應就被氣泡吹走而影響降解效率.最佳曝氣量為6L/min.
2.2降解過程瞬時電流效率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