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具有色澤鮮艷、色譜齊全、勻染性好、工藝簡單、價格較低等優點,目前棉織物的染色主要以活性染料染色為主,但活性染料染深濃色時往往會因濃度過高而使其固著的活性染料量有限,未固著在纖維上的游離染料和水解染料會造成染色固著率下降,洗滌性較差,導致染色牢度不合格,此外還會增大染料及水電能源的消耗,因此,在染色后需用固色劑來提高被染棉織物的染色牢度[1-4]。本文通過對原料配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的考察確定最佳合成工藝,并將其用于活性染料染色織物的固色,確定較優固色工藝。
1.1材料與儀器
試劑:環氧氯丙烷、33%二甲胺水溶液、二乙烯三胺等,均為化學純。
織物:28tex×28tex,425根/10cm×228根/10cm,未經固色劑固色處理的黑色活性染料染色織物,由南通大生集團印染分公司提供。
儀器:JJ-1增力電動攪拌器、HH-S恒溫水浴鍋、YB571Ⅱ摩擦牢度儀、GYROWASH415水洗色牢度機、pHS-3C型精密pH計等。
1.2 固色劑的制備方法
在四口燒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甲胺,置于20℃的恒溫水浴鍋中,邊攪拌邊緩慢滴入計量的環氧氯丙烷,滴加完畢后再加入二乙烯三胺,整個滴加過程嚴格控制溫度,使其不超過25℃。滴加完畢緩慢升溫至所需溫度,恒溫反應一段時間,得到具有一定黏度的淡黃色液體產品。
1.3固色工藝
將織物浸漬在固色浴中,在一定溫度下固色處理30min,取出水洗烘干。測試固色后織物的摩擦色牢度和皂洗色牢度。
1.4測試方法
耐皂洗色牢度:參照GB/T3921-2008《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皂洗色牢度》測試。
1實驗部分
耐摩擦色牢度:參照GB/T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牢度》測試。
牢度的評定:分別用GB/T250—2008變色灰色樣卡和GB/T251—2008沾色灰色樣卡。
2.1合成工藝的優化
2.1.1環氧氯丙烷和二甲胺的摩爾比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
固定二甲胺和二乙烯三胺的摩爾比為1:0.1,改變環氧氯丙烷與二甲胺的摩爾比,合成不同的固色劑,考察兩者的摩爾比對織物固色效果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