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見,用固色劑處理的織物其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較未處理織物有所提高。隨著固色劑中反應性交聯基團(環氧氯丙烷提供)的增加,織物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逐漸提高,當兩者的摩爾比為
1.3:1時所得的產品對織物的牢度提高最多:干摩擦牢度達到4~5級;濕摩擦色牢度達到3~4級,耐洗沾色牢度達到4~5級;耐洗褪色牢度達到4級。這是由于固色劑中反應性基團與染料分子、纖維分子上的基團發生反應,形成共價鍵,從而增強了固色劑與染料和纖維之間的結合力;繼續增大環氧氯丙烷的比值固色劑的分子量沒有提高,反應性交聯基團超過一定量后,低分子物增加,所得產品織物的染色牢度反而有所下降[5-7]。故選擇環氧氯丙烷和二甲胺的摩爾比為1.3:1。
2.1.2二乙烯三胺的用量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
固定環氧氯丙烷和二甲胺的摩爾比為1.3:1,改變二甲胺與二乙烯三胺的摩爾比,合成不同的固色劑,考察二乙烯三胺的用量對織物固色效果的影響,結果見表2。
.jpg)
由表2可見,隨著固色劑中陽荷性(胺提供)的增加,織物的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逐漸提高,當二甲胺與二乙烯三胺的比值為1:0.15時制得的固色劑對織物皂洗牢度提高最多,沾色牢度達到5級;褪色牢度達到4~5級,且干摩擦牢度達到4~5級,濕摩擦牢度達到3~4級,這可能是固色劑中的陽電荷與活性染料的陰電荷以離子鍵結合形成色淀;繼續增大其比值,所得產品對織物耐洗牢度降低。且過量的二乙烯三胺易使合成產品結塊,凝固。故選
擇n(環氧氯丙烷)︰n(二甲胺):n(二乙烯三胺)=1.3:1:0.15。
2.1.3反應溫度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
將環氧氯丙烷、二甲胺和二乙烯三胺按1.3:1:0.15的摩爾比緩慢滴加,整個滴加過程控制
在20~25℃的條件下。當二乙烯三胺滴完后升溫至一定的溫度反應5h。研究反應溫度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其結果如表3所示。
.jpg)
由表3可見,固色效果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先增加后減小,在70℃時,固色劑的應用效果最好。
這是由于該反應是聚合反應,反應過程中放熱,△H<0,而且聚合反應隨著溫度的升高,聚合速率增大,熵值逐漸減小,即△S<0;由吉布斯自由方程:△G=△H-T△S可知,隨著溫度T升高,△G逐漸減小,當某一時刻△G=0時,聚合反應也同時終止[8]。故反應溫度應控制在70℃左右。
2.1.4反應時間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
將環氧氯丙烷、二甲胺和二乙烯三胺按1.3:1:0.15的摩爾比緩慢滴加,整個滴加過程控制
在20~25℃的條件下。當二乙烯三胺滴完后升溫至70℃左右,通過改變反應時間來研究其對固色劑性能的影響,其結果如表4所示。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