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的酵素使用溫度(20~60℃)下,當達到同樣的酵磨程度時,靛蘭回染情況基本是一樣的。而我們認為的低溫能大大降低回染的觀點,忽略了溫度對酵磨程度的影響。 用低濁點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做為防染劑應用時,溫度對濁點的影響有時候也會體現在回染的程度上。
現有的洗水酵素都可以在20~60℃發揮作用,而且一般都是溫度高時作用好。通常認為的低溫酶在30℃左右要比50℃左右效果好是不對的。有些酵素被稱為冷水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這類酶在溫度從50℃左右時降低到30℃時,活力的降低比率要比熱水酶小。因此我們可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過適當的降低溫度來改善回染而通過較長的酵磨時間彌補起花度的不足。
pH的影響
纖維素酶特殊的空間立體結構保證了其跟纖維之間的結合和作用。而這種結構是受溫度和pH值影響的。在實際應用中,pH值的影響更大一些。 pH值對回染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改變酶的空間結構,影響酶跟染料和纖維的結合;二是不同pH值條件下,影響了染料、酶和纖維分子的帶電情況。特別是在酸性條件下,pH值對棉纖維的影響顯著,更能表現出嚴重的回染。在實際應用中,考慮到pH值對酶活力的影響,所采用的pH值大都是在使酶的活力最佳的pH值范圍內。為了減少pH對回染的影響要綜合考慮,酶的最佳作用條件以及酶對纖維的結合力兩個方面。
時間的影響
理論上纖維素酶作為催化劑,作用前后的總量應該是不變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纖維素酶會逐漸失活。一般情況下,纖維素酶活力在50℃條件下均能保持4個小時。在40℃條件下,活力大致也能保持1個月甚至3個月(40℃、3個月的活力保質期是我公司對產品的質量要求)。 所以就得重新尋找使纖維素酶快速失活的原因。有研究表明,纖維素纖維對纖維素酶存在不可逆吸附。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不可逆吸附的纖維素酶增多,導致了能作用的纖維素酶分子減少。而這種吸附的纖維素酶分子加劇了回染的產生。
由此可見,時間是回染產生的很大因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長時間的酵洗:一般可采用添加浮石、加大酶用量以及稍微降低pH值等方式解決。 防染劑的影響 牛仔水洗過程中普遍加入防染劑來減少回染的發生。市場上常見的防染劑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親水和疏水基團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一種是含有很多羥基的高分子聚合物。
常見的表面活性劑主要是通過洗滌作用清除纖維上已經回染的染料,這種作用類似于去污作用,可以減輕回染的發生。另一種是有很多極性結構的高分子化合物,能跟纖維尤其是棉纖維結合,從而阻止染料分子的回染,因此這種防染劑通常有更好的效果,能避免回染的發生。
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使第二類防染劑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要求成衣水洗時,先加入防染劑,使水溶液中防染劑達到一定的濃度和均勻度之后,再加入成衣進行水洗整理。這樣可以避免染料分子先跟纖維結合之后,防染劑實效甚至是鞏固了染料的回染。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