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開發玉米棒包皮纖維素纖維(簡稱玉米棒包皮纖維)具有很高的市場和生態利用價值。可用直接染料或活性染料等染色,最重要的是玉米棒包皮纖維可以生物降解,無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北方具有極豐富的玉米棒包皮原料,收獲玉米后,大量的玉米包皮被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將玉米棒包皮充分利用,變廢為寶,提取出環保型的纖維。所以研究開發及生產玉米棒包皮纖維具有環保和現實使用意義。
1 實驗原理
玉米棒包皮是變態葉,不僅含纖維素纖維,而且含有大量的雜質。采取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的綜合方法,除去這些雜質,這與苧麻等麻類得脫膠相似,就可以從中提取出纖維素纖維。浸水和浸酸可以分別去除玉米棒包皮中可溶于水的雜質灰分和不溶礦物雜質[1]。燒堿在適當的條件能和絕大部分天然雜質發生作用,并使它們轉變為容易洗去的產物。亞硫酸鈉,能使木質素形成易溶于堿的衍生物而被去除[2]。
2.1 實驗藥品與設備
.jpg)
2.2 設備及儀器
.jpg)
2.3 實驗材料
玉米棒包皮
2.4 實驗測定
2.4.1失重率的測定
取一份樣品,處理前和處理后分別在烘箱(100℃)烘至恒重,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室溫條件下平衡12個h,然后再精確稱重[3]。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