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雙氧水用量對漂白的影響
煮練后對提取出的玉米棒包皮纖維進行氧漂,其它因素不改變,僅改變30%雙氧水用量,失重率變化結果見圖9。
.jpg)
由圖9可知,當30%雙氧水濃度為10g/L,氧漂穩定劑濃度為5g/L時,失重率為17.63%,可得到最佳的漂白效果,白度可達67%,而且玉米棒包皮纖維的損傷程度較小。另外,棉纖維氧漂后白度可達80%以上。說明玉米棒包皮纖維的色素比棉纖維色素要多很多。
3.4.3除氧酶處理工藝
氧漂后的玉米棒表皮纖維,經除氧酶處理的實驗處方及工藝條件見表6。
.jpg)
實驗結果可得出,經除氧酶處理后的玉米棒包皮纖維柔軟和白度有所提高。
3.5 果膠酶處理工藝
除氧酶處理后的玉米棒包皮纖維,經果膠酶處理實驗處方及工藝條件見表7。
.jpg)
經過果膠酶處理過的玉米棒包皮纖維的失重率可達到73.23%,表明果膠酶能更有效地去除所提取的纖維所含的果膠雜質。
3.6 活性橙K-2GN吸色率的測定
測定得活性橙K-2GN的最大吸收波長為408納米。活性橙K-2GN染玉米棒包皮纖維的吸色率為22.01%。而染漂白棉纖維吸色率為53.6%。
由實驗結果表明活性染料對玉米棒包皮纖維上染性能不如棉纖維好,這是由于玉米棒包皮纖維所含的雜質(大約60%)比棉花纖維所含的雜質(大約10%)多得多。
3.7 提取玉米棒包皮纖維的最佳工藝
綜合上所述,煮練的最佳實驗處方及工藝條件見表8。
.jpg)
由表8最佳工藝及條件,從玉米棒包皮中提取出了纖維,失重率為70.26%。
對所提取的玉米棒包皮纖維進行漂白的最佳實驗處方及工藝條件見表9。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