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明間傳統的手工印染工藝技術,在現代高科技印染技術發展中,手工扎染的工藝被應用于現代印染工藝中。因此傳統古老的扎染工藝仍有極大的魅力,它與不同質感的新穎織物面料的造型設計、圖案設計、印染工藝三位一體的緊密結合,可謂珠聯璧合,飄逸相諧成趣。
通過調查研究,目前扎染印染技術設計從花型設計,印染工藝及織物質量的觀感上尚待改革創新,從而擴大實用范圍,既能實用于服裝成衣,又能局部剪裁(裙擺,胸花,褲角)等裝飾部位,還能與裝飾織物配套之用,本文就扎染圖案的原理及生產工藝特點作如下探討。
2 扎染面料及對應染料的選擇
2.1 扎染印染的面料選擇
選擇合適的面料能對扎染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一般可選用棉織物,人造絲織物,真絲織物,麻織物,毛織物類均可。這類織物易上色,染色以后,耐熱,并能承受化學染料和藥劑的侵蝕。化纖織物在高溫染色后需加強定型也可選用。
2.2 圖案造型設計及扎染方法
(1)圖案造型設計:扎染圖案設計要求簡潔,連續形式。并適于做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扎染圖案。
(2)繩扎法:用事先準備好的鉤針將布幅中心鉤住(鉤住五,六根布絲即可)再用左手將布攏集,通過右手將線繩或其它材料的繩,用力纏繞三四圈后,固定牢。
A:圓圈的大小取決于扎捆部位與鉤住點的距離。距離長的圓圈大,距離短的圓圈小。實際這個距離的長短就是圓的半徑,鉤針鉤住的地方就是圓心。
B:以布幅中心為圓心,扎結兩次,便可得出三個不同大小的同心圓圖案。以方布角為圓心,扎染四次,距離可等或不等。如果設計需要的圓中是白色圖案,可以鉤住的部分用線繩以頂端向下捆扎,不能漏布底,捆扎的多少(即圓半徑)決定的面積的大小。
C:扎結線條圖案,線條的粗細是根據捆扎的寬窄面而定。線條扎染法適用于衣裙,褲角,床單,窗簾等裝飾織物等用品上。
(3)縫扎法:縫的方法較多,最基本的有平縫和層縫兩種。
A:平縫法:將針與布面料平行,一上一下縫制。可用于圖案的邊緣。縫制后要將線抽拉扎緊并固牢。如果抽得不緊,最后圖案模糊,無形。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