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染液的溫度和濃度分布
在間歇式染色過程中,當染液溫度變化或者加注染化料時,主體染液內部之間,被染物各局部所含帶的染料之間,肯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果這種差異的時間保留過長,那么最終反映出來的是織物各局部之間的顏色深淺不均勻,即所謂的色差或色花。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必須對升溫速率以及加料方式進行控制,當然更主要的是加快染液的循環速度,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通過強制對流來達到染液和織物各處的溫度和濃度的均勻性。
氣流染色中的織物在儲布槽里,與主體染液是分離的,除織物中夾帶染液外,其余自由主體染液積聚在主回液管中。處于這種條件下,當染液溫度和濃度根據染色工藝要求發生變化時,其溫度和濃度差若不盡快縮小,對染色的均勻性會產生很大影響。對此,除加快染液與織物的相對運動外,還須考慮設置染液循環旁路,采用低升溫速率,縮小儲布槽內織物與噴嘴和導布管中織物之間的溫度差,并且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應盡可能短。除此之外,染料和助劑的注入,要控制主體循環染液的濃度變化率不要太大,通過一定的注入方式和時間,保證均勻變化,并且盡快達到總體均勻一致。
2.3 水洗受控
提高水洗效率主要是依靠工藝和設備。氣流染色小浴比節水的真正含義應該是包括前處理、染色和后處理的全過程。目前間歇式溢噴染色可兼作前、后處理江藝,其中水洗過程的耗水所占比例最大。這主要是傳統大浴比水洗工藝都是采用溢流式水洗,以耗費大量水來不斷稀釋殘留在織物中的廢液而造成的。小浴比如果采用稀釋水洗,由于織物殘留的廢液濃度相對較高,需要消耗更多的水量和時間才能達到水洗的要求,從而失去了小浴比節水的意義。因此,根據凈洗基本原理,增大擴散系數和濃度梯度,縮短擴散路程能夠加快凈洗速度,也就是提高凈洗效率。對這三個參數的控制是:擴散系數通過提高洗液溫度來增大,擴散路程通過洗液水流速度的激烈程度來縮短,濃度梯度是通過新鮮洗液與污濁液的快速分離來提高。
氣流染色機由于自身結構的特點,織物在儲布槽內與主體洗液分離,高溫條件下自然形成一個汽蒸過程,而通過噴嘴時又有一個熱洗的過程??椢镌谒吹倪^程中,實際上是處于:汽蒸一熱洗一汽蒸不斷地交替過程。汽蒸可提高織物纖維的膨化效果,加速纖維、紗線毛細管孔隙中污雜質向外表面的擴散速度,熱洗可盡快打破洗液平衡的邊界層,縮短擴散路程并且提高濃度梯度。顯然,這一過程為氣流染色提高凈洗效率提供了有利條件。
基于氣流染色上述的結構特點和水洗過程,可實施階段受控,以消耗最少的水和時間達到充分水洗效果。其受控方式是,根據水解染料、未上染的染料以及中性電解質在織物中的不同狀況,分別以水流的速度和溫度來控制水洗過程。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