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染色的控制要素及過程
實現氣流染色工藝,必須對影響染色質量的相關要素,如染液溫度、流量、浴比和助劑等,以及染色過程實施控制。就染色浴比而言,低浴比的染液濃度相對高一些,可以使活性染料表現出較高的直接性,提高上染率,如果浴比的控制不準確就可能產生缸差。此外,空氣在常溫和高溫下的密度變化、熱塑性纖維在高溫條件下的收縮,也會影響到織物最初設定的循環頻率。對于這些變化,只要有可能影響到織物的勻染性,就應該實施過程控制。通過對織物運動的在線檢測,由PLC和電腦進行動態控制。
氣流染色過程控制,已經涉及到了染液循環的比例分配,對織物進行高給量和低給量的控制。它是根據被染織物纖維比表面積大小的不同,以及染色與水洗所需水量的不同,去控制織物的帶液量,保證上染速率快的織物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佳的勻染效果。超細纖維針織物在這種條件下的染色效果,顯然比溢噴染色更好,這除了氣流染色本身的結構性能外,還得益于染色的過程控制。
3.1 浴比
染色理論和實驗都表明,染料的直接性與染色溫度、浴比有關系。染色溫度和浴比越低,染料的直接性越高,因而所需的鹽濃度也就越低,即鹽的用量可大為減少。染液中鹽的用量,應根據染色深度、浴比大小、染料溶解度和染料對纖維的親和力等因素來確定。其中浴比的影響是:浴比越大,染液的含鹽量越高,染料對纖維的直接性下降,鹽的促染作用越明顯。由于鹽的用量過高,會使溶解度低的染料發生沉淀,所以勻染性差的染料就出現染色不勻現象。
3.1.1 染液濃度變化
等量的同種染料,在不同浴比的染浴中,濃度是不一樣的。浴比高的顏色淺一些,浴比低的顏色要深一些。如果是濃度相等的不同浴比,那么,浴比高的染浴所含的染料要多一些,而浴比低的染浴所含染料則要少一些。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相對大浴比而言,染同樣的深度,小浴比的染液濃度要高一些,僅僅依靠染料的移染性來保證織物的最終的勻染性是不夠的,尤其在相對較高染液濃度的條件下,更多的是通過染液與整個被染織物在染色過程中隨時保持勻布的接觸,才能有效地保證織物最終的勻染性。這點對色牢度要求高的染色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色牢度較好的染料移染性也較差。
3.1.2 對染料和助劑的影響
染料在不同浴比條件下所表現出的直接性有所不同。例如活性染料在小浴比條件下,直接性會提高,也就是上染率會提高。而活性染料的直接性提高了,意味著對促染劑(如鹽)依存性的降低,這不僅有利于提升活陛染料的上染率,同時還減少了鹽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
<<上一頁[1][2][3][4][5][6][7][8]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