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工藝中襯經梳FB3不作橫向移動,它只是平穩(wěn)地將經紗墊放于織針針間,而地梳用一把作經平墊紗,對襯經紗線層和襯緯紗層進行捆綁束縛。
2.4 后整理
柔性燈箱布的后整理加工通常有貼合 (壓延)型和涂層型兩大類。涂層燈箱布的內在質量和廣告效果優(yōu)于貼合型。用貼合型燈箱布制作噴繪廣告時圖案易虛、較模糊,因此它較適合做較低檔次的貼字、熱轉移型廣告;而高檔次的廣告幾乎都是用涂層型燈箱布制作 [4] 。
2.4.1 貼合整理工藝
目前我國生產的經編燈箱布主要還是以貼合型為主,即是以經編雙軸向織物為基布,在貼合機上利用電熱輥將貼合膜 (多為PVC薄膜)快速加熱至表面熔融,并在一定壓力下迅速與基布接觸而進行粘合。
一常用的臺灣新英貼合機的工作示意圖如圖 2所示,其中1為基布入布方向、2為面膜進入方向、3為里膜進入方向。在里膜和面膜分別經預熱輥A、B快速加熱至表面熔融后,在加熱輥C上由壓輥作用與基布粘合,再經過冷卻區(qū)D、E后進行布邊切割、打卷包裝。
貼合工藝:基布規(guī)格: 200*200;雙面貼合PVC薄膜,薄膜規(guī)格:面膜:1.0~1.2mm、里膜:1.0~1.4mm;進布速度:20~28m/min;進膜速度、出布速度與進布速度一致;電熱壓輥溫度:面膜貼合輥:165~170℃、里膜貼合輥:160~165℃。
.jpg)
2.4.2 涂層整理工藝
涂層型經編燈箱布在我國生產還很少,更缺乏生產工藝的優(yōu)化研究。涂層型燈箱布是在通用直接涂層機上,將懸浮液型的 PVC涂層劑直接涂布在基布上,再進行烘燥而使涂層劑與基布結合。為使基布兩面都能均勻地涂上涂層劑,采用兩臺涂層機組成的機組,對基布兩面分別進行涂層,其工藝流程為:基布退卷——涂層劑涂布——烘燥——冷卻——卷繞 [4] 。
在涂層生產中,涂層劑配方極為重要。在涂層配方中要加一些專門的增白、增艷劑,且對基布要作防水處理,最后對產品表面還需進行吸油墨處理。否則在涂層均勻性、透光性、印刷性、廣告性等方面就會產生不足,在制作成燈箱廣告后會明顯出現(xiàn)發(fā)暗、忽明忽暗,且會有芯吸現(xiàn)象 [5] 。
涂層液配方 : PVC樹脂: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其他助劑(如填充劑、著色劑等)為67:26.7:2.7:0.5:3.5(質量比)。涂層工藝:基布速度:2~3m/min;烘 燥 溫度: 180~185℃;烘 燥 時間: 3~4min; 冷卻 溫度:常溫; 冷卻 時間: 2~3min。
3 常見問題與討論
3.1 織造布邊襯緯紗松弛
基布編織時,全幅襯緯紗線被平直地襯入織物中。隨后緯紗剪切裝置將布邊與傳送鉤相連的緯紗切斷。切斷過程中往往布邊約 10-20mm范圍內緯紗出現(xiàn)彎曲、松弛現(xiàn)象,導致布邊不理想。這是由于緯紗被切斷時的張力突變所致,在生產中可通過有效地控制緯紗張力以減小突變,或增加織物密度以增加地組織束縛力,或者也可在剪切前預先松弛緯紗。
3.2 貼合生產中基布收縮與貼合牢度的控制
由于貼合過程需先將 PVC薄膜表面熔融,一般要求加熱溫度達160~170℃,這已大大超過了滌綸纖維的玻璃化溫度(80℃),致使基布產生熱回縮。試驗證明,對于75dtex普通滌綸絲,170℃作用2min時熱收縮率達10.8%,而高強型滌綸絲則較小,僅為3.3%(550dtex) [5] 。由此可通過將地梳紗、襯經襯緯紗全部采用高強滌綸絲來減小基布收縮,這必將導致基布成本升高。因而在實際貼合生產中一般通過調整生產速度來控制基布受熱時間,從而控制成品門幅。但加快速度雖然可減小基布收縮,但由于受熱時間縮短,往往會導致貼合牢度降低。例如對于前列貼合工藝,如將速度調整為20m/min時基布收縮約10%,貼合牢度好;而如將速度調整為28m/min時基布基本無收縮,但貼合牢度較差。
4 結 語
由于柔性燈箱布具有良好的強度、透光適量均勻、色彩鮮艷奪目以及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在廣告媒體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雖然近幾年國內燈箱布在技術和生產能力上已得到較大發(fā)展,但總體而言在 質量 和 性能 上與 美國 3M 、 德國歐 特 龍 、 日本山本 等國際著名品牌的 燈箱布等 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國際國內市場的 競爭中還處于劣勢。因此有必要對燈箱布的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等進行進一步探索,從其性能要求出發(fā),積極開發(fā)優(yōu)質燈箱布特別是涂層型產品。相信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與創(chuàng)新,國內經編燈箱布產品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