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然筒子紗線染色為什么出現內外層色差?
答:天絲<即Tencel>纖維是一種再生纖維素纖維、是一種綠色纖維。其特性是纖維柔軟,有羊絨般的手感、有絲一般的光澤、又有棉纖維的吸濕性。由于天然的原料和紡絲方法與其它再生纖維素不同,其纖維形態與結構也有所差異,所以其染色性能也不同,特別是在筒子紗線染色表現更為突出。
筒子紗線染色最主要的染疵是重演性和內——外層色差。所謂重演性一般是指在間歇式染色時,相同的被染物(或紗線)用相同的染料濃度和化學品助劑,相同的處方、相同的工藝條件等染色時,往往會產生不同被染物(或紗線)之間有色差,有的是色光差異、有的是深淺不一、或兩種現象都有,俗稱缸差。造成筒子紗線染色重演性的原因很多,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諸如:纖維或紗線的差異、染化料的差異、稱量上的差異、染色機械流量、循環次數不合理、染色溫度測量以及絡筒質量、密度與重量、前處理工藝、染色工藝、水洗皂煮工藝、操作因素、管理因素等等。
但來信所反映的是內——外層色差,是指同一批紗線,在筒子紗上有外層與內層之間的色差,包括色光不一致、深淺不一致、甚至有色花現象,這個問題與重演性不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筒子紗線染色時產生內——外層色差的呢?其原因依然是很多,主要原因有:絡筒質量、染化料選用、裝籠方法、前處理工藝、染色工藝、水質影響、柔軟劑處理,烘干因素以及設備中泵的揚程與流量等等。然而這些原因中以絡筒質量與設備的正反循環的設定最為重要,現歸納分析如下:
1、絡筒質量
松式絡筒是筒子紗線染色的主要組成,一般認為:只有徑向密度分布均勻的松式筒子紗才能獲得筒子紗內——外層勻染的色紗筒子。在紗線染色過程中,不同纖維其溶脹程度不一,如在水中棉纖維的直徑增大20%左右、羊毛的直徑增大15%、粘膠的直徑增大35%以上,Tencel的直徑增加更大,因為絡筒時是干紗進行的,在水中直徑增大、紗線變粗,使卷繞密度變大。根據以上特點,天絲筒子紗的卷繞密度應嚴格控制<一般應<0.3g·cm3>,絡筒不過松或過緊,絡筒過緊練染不透易產生內——外層色差,絡筒過松紗線易脫管。筒紗的卷繞密度與纖維種類有關,一般在水中溶脹較大的纖維如粘膠與天絲等纖維其筒子卷繞密度應小,但在正常生產前應在中樣機上試驗后方可投產。必要時紗線應進行蒸紗處理,由于化纖紗易受高溫影響收縮、若不進行預定型,不僅松式絡筒和織造效率受一定影響,其染色時也無法取得勻染效果。
由此可見,卷繞密度是影響染色效果,造成不勻和內——外層色差的關鍵因素,密度太大,將導致染液無法滲透均勻,造成色花;密度過小,則易造成染液短路而使染色不勻。總之,在同一缸內染色的筒子紗,不僅要保證每一個筒子各處密度相同,更要保證筒子紗間的密度相同。同樣筒管上卷繞的紗層太厚(紗太多),造成染液循環過濾阻力增大,亦能導致內——外層色差,紗層越薄循環過濾阻力小,流量大內——外層色差就小。
2、正、反循環的設定
從理論上講,筒子紗染色只要染料選擇合理、處方工藝科學、絡筒合格、設備完善合理,筒紗的內——外層色差是可以避免的。就設備而言,主泵是關鍵,主泵必須能提供足夠的染液流動速度——流量<有效流量>,因為在染色過程中部分流量泄漏了。如筒管之間密封及間隔片密封不良等因素。主泵的揚程是用來克服染液循環時的各種阻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紗線過濾阻力等>的,需要一定的揚程。如遇系統阻力較大時而主泵揚程又不足、流量變小。必將造成內——外層色差。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