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的多纖特細號混紡紗代表性品種和規格有:
T三葉/T陽/T細/CJ 35/20/15/30 9.8tex 多纖滌棉紗;
T三葉/T陽/T細/CJ 30/25/10/35 9.8tex 多纖滌棉紗。
1.2.2 交織物設計
織物主要用途是生產細薄型細特高密襯衫等色織服裝面料。要求織物光澤好、布面光潔細膩、挺括、透氣性和吸放濕性好。以高檔色織面料為主,設計配色和諧的粗細條、格色織交織布。經紗選用9.7 tex特細號精梳棉紗及細特銀線、緊密紡紗等原料,以確保面料的細膩、光潔和高檔感,也可避免毛羽的產生;緯紗選用三異多纖色紡紗,并配以特細號精梳棉紗、銀線點綴等間隔緯入。布面立體感強,懸垂性能好,柔軟滑爽。代表性 交織物坯布的規格如下:
(1)CJ 9.7/(T三葉/T陽/T細/CJ 9.8+CJ 9.7)460/255 162交織物;
(2)CJ 9.7/[(T三葉/T陽/T細/CJ 9.8+CJ 9.7)+11銀線]470/235 160緞彩交織物。
2 工藝流程的確定
2.1 紡紗工藝流程
(1)三葉滌綸、陽離子滌綸和細特滌綸各自成預并生條:
T三葉、T陽、T細:FA002型自動抓棉機→ FA022型多倉混棉機→FA107型豪豬開棉機→A092型+FA141型成卷機→FA201梳棉→FA302預并條半熟條。
(2)T三葉+T陽+T細半熟條+精梳棉條→FA302并條→FA415粗紗機→FA506細紗機→村田№.21C型自動絡筒機。
2.2 色織交織坯布的織造流程
精梳棉紗染漿(+其它經紗)→穿綜、穿筘
三異多纖組合筒子紗及其它緯紗
→織造→修驗布→打包。
3 多纖紗的混紡工藝與措施
以T三葉/T陽/T細/CJ 35/20/15/30 9.8 tex混紡紗為例。
3.1 混和方式的確定
T三葉、T陽、T細三種異型滌綸纖維都單獨梳理成條,選用條子混和,既可以確保成份比的準確,也可以方便車間原料管理及回花的再利用,降低成本。同時能進行更多的異型滌綸混紡紗品種花色的開發生產。
3.2 開清棉
T三葉、T陽、T細三種纖維細度都較細,且都較蓬松、長度整齊、并絲少、含雜少。在開清工序中,采用多松多梳少打少傷少落的原則。在保證開松良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損傷纖維,做到少抓勤抓,采用梳針打手,降低打手速度,以梳代打。棉卷采用壓粗紗條的方法避免粘卷。要達到均勻抓取的效果,必須做到裝箱要平整,保證箱面、箱底的成分一致。回花量控制在3%~4%范圍,不能回用細紗的風箱花。
工藝參數:T三葉、T陽、T細滌卷濕定量365 g/m~370 g/m、滌卷濕定量360 g/m~365 g/m、回潮率T三葉0.44%、T陽0.54%、T細0.79%、 定長牙齒34T,滌卷計算長度30.6 m、 實際長度 30.2 m、伸長率-1.3%、滌卷標準帶扦濕重12.35 kg±0.20 kg、滌卷濕重(凈重)11.05 kg、豪豬開棉機速度480 r/min、綜合打手速度922 r/min、風扇速度1200 r/min、棉卷羅拉速度12 r/min。
3.3 梳棉
T三葉、T陽、T細三種差別化纖維的細度、表面狀態等性能差異較大的,三葉滌綸和細特滌綸較蓬松、抱合力小,容易因靜電和細軟而搓成棉結,產生纖維絲束、充塞針布,易粘卷、纏繞、損傷纖維等。紡特細號紗,對生條中的纖維伸直度、條干及棉結等要求很高。宜適當放大梳理隔距、降低剌輥速度,提高給棉板高度,采用平刀工藝,加大錫林與剌輥的線速比,確保梳理纖維從剌輥上順利并及時轉移到錫林上,減少錫林和剌輥返花,生條定量偏小為宜。
主要工藝參數:T三葉、T陽、T細滌生條濕定量 18 g/5 m~18.5 g/5 m、干定量18 g/ 5m~18.5 g/5 m、回潮率T三葉0.44%、T陽0.54%、T細0.79%、重量牽伸101倍~101.5倍、機械牽伸100.5倍~101.0倍、錫林轉速為360 r/min,剌輥轉速為900 r/min,道夫轉速為22 r/min,蓋板速度為186 mm/min,蓋板~錫林隔距為0.36 mm、0.30 mm、0.25 mm、0.25 mm、0.30 mm,錫林~道夫隔距0.12 mm、剌輥~錫林0.18 mm、給棉板~剌輥隔距0.25 mm。
棉條采用分廠車間原有品種的梳棉生條進行精梳加工。
3.4 并條
先將T三葉/T陽/T細滌生條按所設計的比例預并成T三葉/T陽/T細混和半熟條,然后再與精梳棉條混和兩道。采用較大的膠輥壓力,防止須條在羅拉鉗口下打滑,造成突發性紗疵。加強膠輥保養,用涂料或酸處理,使膠輥表面光潔、顆粒細、硬度大、耐磨,再適當降低車速,防止纖維纏繞羅拉和膠輥,選用適中的喇叭口,避免產生因條子蓬松而引起堵塞喇叭口、過大又不利于條干現象產生。羅拉隔距在不過多損傷纖維的前提下盡量偏小掌握,以利于纖維運動的穩定,加強對并條機回轉絨帶的清潔與檢查,保證回轉穩定正常,避免因運轉不良而產生飛花束突然掉入棉條中產生粗節。并條工藝見表2。
表2 并條工藝
.png)
(未完待續)
<<上一頁[1][2]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