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型紙要求有較高的強度,因此在布的表面進行高分子樹脂的處理,成為均勻光潔的薄膜覆蓋在紙上,以增加布的強度、耐熱性、耐溶劑性以及易剝離性。根據表面處理樹脂的不同,離型紙可分為三類,它們的使用范圍如下所列:
硅系-耐熱性在180℃左右,價廉,一般使用次數5次左右。
聚丙烯系-耐熱性在130-150℃,價較硅紙高,廣泛使用,使用次數5-10次。
特殊樹脂-耐熱性在170-190℃,磁漆型紙,光澤度在90%以上。
離型紙的表面光澤直接影響產品的外規亮度。表示離型紙的表面光澤度,大致有以下幾種;
高光澤(Super gloss);
光澤(gloss);
半光(Semi-gloss);
消光(Matt);
半消光(Semi-Matt)等。
目前離型紙的生產廠有;
美國沃倫公司(Warren);
意大利平達(Binde);
美國文泰(Wiggins Teape);
日本旭輥(Ashal Rol1);
日本創研化工(Sohken Kako)等。
五、基布
轉移涂層能適用所有原材料的加工。
涂層基布主要以機織布及編織布二大類產品,每類產品都包括起毛及不起毛布。采用起毛布是為了提高粘結強度,以及賦予豐滿的手感。在要求伸縮性較高的衣料中,采用編織布更能發揮其特性。
Haddad和Black二人[3],曾對機織物的結構特性與涂層粘附力的影響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對于一種結構均稱的織物如2×2斜紋,織物正反二面的剝離強度是相同的,而對于1/3斜紋織物,緯紗突出的一面剝離強度耍高一些。這是由于緯紗沒有經過上漿。因此,對于斜紋和緞紋結構的織物,一般是在緯紗突出的一面進行涂層加工。采用短纖緯紗,剝離強度最高;包芯緯紗次之,復絲緯紗低些。這些試驗結果對我們進行涂層織物的設計具有參考價值。六、結束語
本文對聚氨酯轉移涂層加工技術的幾個主要方面進行了簡單的概述。隨著涂層生產的不斷發展,轉移涂層的加工技術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在當前國內開發轉移涂層產品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解決好原材料的國產化問題。
<<上一頁[1][2][3][4]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