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廢水具有濃度高、色度深、有機物成分復雜、無機鹽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點,一直是國內外廢水處理的難點之一[1]。對于這種染料廢水,使用生物法處理,需要時間較長、脫色率較低,而且不能用于某些毒性大的染料廢水的處理[2];化學混凝法由于運行費用較高而在印染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受到限制[3]。近年來針對各種染料廢水,提出許多新處理方法。特別是隨著人們對一些自由基的強氧化性的認識與研究,基于自由基反應的高級氧化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應用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運用,并積累了大量的試驗成果。目前,一種新的基于過硫酸鹽及其產物硫酸根自由基氧化能力的高級氧化技術在國內外被廣泛關注。它的原理在于,過硫酸鹽在溶液中產生氧化性較強的過硫酸根離子(E0=2.01V),同時在化學條件下,過硫酸根離子又可以生成可以產生比過硫酸根離子氧化性更強的硫酸根自由基(E0=2.60V);硫酸根自由基又能夠轉變為羥基自由基(E0=2.80V)[4-5]。這個反應過程可以在加熱、加催化劑(如二價鐵等)以及紫外線輻射下進行[6]。而利用過硫酸鹽這種氧化特點進行氧化分解染料廢水,目前還很少有報道。
本文試驗將過硫酸鉀應用于染料廢水的脫色研究,以實際中被廣泛應用的堿性染料羅丹明B 配制成一定濃度(50mg/L)的溶液作為模擬染料廢水,以Fe(Ⅱ)活化過硫酸鉀生成氧化性更強的自由基進行氧化脫色,探討Fe(Ⅱ)/ 過硫酸鉀體系用于羅丹明B 氧化脫色的影響因素和優選運行參數,為染料廢水的處理提供基礎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分析儀器
試驗中模擬染料廢水采用分析純羅丹明B 配置,濃度50mg/L;50mmol/L 的分析純K2S2O8溶液,50mmol/L 的分析純FeSO4·7H2O。儀器主要有756 型分光光度計;PHS-5 型酸度計等。
1.2 試驗方法
采用羅丹明B 配置模擬染料廢水,采用加入Fe(Ⅱ)/ 過硫酸鉀進行分解脫色,反應間隔一定時間后測廢水中顏色的變化,用756 型分光光度計在550nm 波長處測羅丹明B 染料的剩余濃度,以考察過硫酸鉀及Fe(Ⅱ)投加量、廢水初始pH 值對脫色效果的影響。
羅丹明B 脫色效率=(C0-Ci)/C0×100%。C0,Ci分別為ti時刻反應前后羅丹明B 溶液的濃度。
2.結果分析
2.1 過硫酸鉀投加量對脫色效果的影響
圖1 過硫酸鉀濃度對脫色效果的影響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