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廠在給同一客戶長期多批次發貨時要注明批號和不能混用的提示;有些紗廠在生產同一品種時,沒有嚴格的批號界限,以生產日期做為紗線的批號,這時要注明棉紗混用的最長時間范圍,以免因客戶不注意而發生質量事故。
4 條干不勻
條干不勻率是決定棉紗檔次的首要指標,條干均勻的棉紗的織制品,其外觀平整光滑,手感細膩,可染性好(色彩均勻鮮艷),可以得到較好的布面外觀效果。特別是那些裝飾性的輕薄織物,對棉紗條干均勻度要求極高,一般條干CV值達到2001年烏斯特公報25%的水平,即能滿足高檔布面質量的要求。
低檔原料紡高質紗,只是體現在某些指標的改善上,而不能真正提高紗線檔次,因為紗線的上色、強力、伸長等主要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纖維性能。所以依據織物用紗特性,合理選配原料,做出經濟適用的紗線,是紗廠的重要研究課題。
過分強調條干,采用臨界工藝容易引起錠間差異的增加,對器材的要求也高。例如條干好,但因牽伸力過大,而引起的羅拉扭振、細紗下皮圈打頓等異常因素而引起的機械波,嚴重影響條干值,雖然平均值有改善,但條干離散度增加,致使布面產生差異。
因細紗前皮輥和前羅拉故障等原因造成的規律性條干,對布面的危害大,細紗機應采用無機械波羅拉生產高檔棉紗。
5 粗、細節
針織物對細節要求較高和機織物對粗節要求較高,只是因為織物的組織結構和紗線密度不同,粗、細節的顯現機會不同而已。粗、細節是影響織造生產效率的主要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要求是同等重要的。
長粗、長細節一般產生在前紡,在粗紗定量相同,紡不同支數的紗時,長粗、長細節的長度有較大差異,這時如果絡筒工序的長粗、長細節的切疵長度設定相同的話,低支紗中的部分長粗、長細節因長度達不到設定清除長度,而不能被電子清紗器檢測到,降低了紗疵清除率,客戶投訴時有發生。
兩批處于烏斯特公報統計值同一水平的棉紗,用戶反應有好有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小疵點的數量差異,一些高檔客戶已經把常規指標中(IPI值)紗疵的粗度指標加嚴,以及考核9級有害紗疵以外的小紗疵,這都是客戶根據布面質量情況制定的內控標準。另一原因就是原料性能和生產工藝的差異。
紗廠應根據粗、細節在布面的顯現性和隱蔽性來確定織物面料類型對紗疵的要求,同時結合十萬米紗疵分級圖的紗疵分級,將面料的紗疵控制數量在十萬米紗疵分級圖上體現出來。
6 棉結
棉結多因加工不良和未成熟纖維,特別是病蟲害棉及僵瓣棉纖維造成的。因其體積微小極易被紗、布所抱合和粘附,在整個紡織印染過程中是難以除掉的疵點。印染加工時,由于棉纖維扭纏在一起,燒毛工序中只燒布面毛,燒不掉棉纖維團。當棉纖維團附在布面上印染下水后其附著力更強,印染時它便阻隔了顏色浸透布面。印染布烘干后,由于棉結經印染后纖維內纖維素結晶區在化學染料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其附著力降低脫落下來,布面上便出現了無數無規律的未染色原白狀小疵點,使印染布批量性降等。危害嚴重,損失巨大。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