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松弛后應盡量避免加工中張力過大,所以定形前一般不烘燥。若烘燥也應采用松式烘燥設備。
為盡量避免縐效應消失而影響織物風格,一般定形幅度較成品小4~5cm,或較前處理門幅寬2~3cm,前車導輥張力全部放松,加上適當的超喂(如增加10%~20%),以保持經線的屈曲,改善織物風格;冷卻系統保證正常運轉,以防壓皺、融熔和硬化。
預定形溫度一般控制在180~190℃。定形溫度低,對織物手感有利,但濕熱折皺增加。至于減量率和得色率則是隨定形溫度的改變而有不同的變化。在170~180℃定形溫度以下減量速率和得色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在190~230℃范圍內,隨溫度升高而增加。所以預定形溫度須根據減量速率和織物風格要求結合上色率進行選擇。
定形時間則根據纖維加熱時間、熱滲透時間、纖維大分子調整時間和織物冷卻時間確定。一般定形溫度高,定形時間短。定形時間還與定形機風量大小和烘箱長短有關。從產品質量角度考慮,以低溫長時間為宜,但須兼顧設備及生產效率。若選用上述預定形溫度,則預定形時間一般為20~30s。如果織物厚度和含濕率增加,則時間需延長,一般通過調節定形機車速來實現。如若定形機長度增加,則可提高車速。
定形的張力只要能達到織物平整度,保證外觀要求就可,以免影響織物豐滿度、懸垂感,經向適當超喂,保證經線屈曲。
4、堿減量加工
(1)滌綸減堿量處理目的和原理
滌綸分子由于主鏈上含有苯環,從而使大分子鏈旋轉困難,分子柔順性差。同時苯核與羰基平面幾乎平行于纖維軸,使之具有較高的幾何規整性,因而分子間作用力強,分子排列緊密,紡絲后取向度和結晶性高,纖維彈性模量高,手感硬,剛性大,懸垂性差。
若將滌綸放置于熱堿液中,利用堿對酯鍵的水解作用,可將滌綸大分子逐步打斷。由于滌綸分子結構緊密,纖維吸濕性差而難以膨化,從而使高濃度高黏度堿液難以滲入纖維分子內部,因而堿的這種水解作用只能從纖維表面開始,而后逐漸向纖維內部滲透,纖維表面出現坑穴,同時,使纖維表面腐蝕組織松弛,纖維本身重量隨之減少,使織物彎曲及剪切特性發生明顯變化,從而獲得真絲綢般的柔軟手感、柔和光澤和較好的懸垂性和保水性,滑爽而富有彈性。因此,滌綸堿減量加工是仿真絲綢的關鍵工藝之一,而加工時如何有效地控制減量率,使織物表面呈均勻的減量狀態是至關重要的。
由于滌綸堿處理后,纖維表面發生剝蝕,從而使纖維變細,重量減輕。堿處理使纖維重量減少的比率稱為減量率,其公式表示如下:
減量率=
理論減量率可通過滌綸與堿的反應方程求得,但它與實際減量率有差異。
(2)滌綸堿減量加工設備及工藝
<<上一頁[1][2][3][4][5][6][7][8][9][10]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