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棉纖維織物穿著舒適、透濕透氣性好,且與人體有很好的親和性[1],但棉織物在日常服用過程中容易滋生細菌,其本身卻沒有抗菌性,故一旦滋生細菌會對人體構成一定的威脅.因此,對棉織物進行抗菌整理很有意義.[2]作為抗菌劑應該滿足安全、持久、不影響服用性能等.載Ag+抗菌劑殺滅已感染的細菌后再從已經死亡的細菌尸體中游離出來,繼續與其他活細菌接觸并發揮作用[3],其抗菌性持久;Ag+還具有廣譜的殺菌性能且安全性好.[4]本文采用載銀硅丙乳液對棉針織物進行抗菌整理.
1試驗
1.1材料
織物:單面緯編平針棉織物,136g/m2,市售;試劑:改性含雙氨基有機硅丙烯酸酯乳液(硅丙乳液)(自制),硝酸銀(分析純,國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蘇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1.2載銀硅丙乳液(抗菌劑)的制備將100mL質量分數為0.5%的硅丙乳液和4mL500mg/L硝酸銀溶液于常溫下在有氮氣保護的反應器中攪拌3h,乳液的pH值為5.
1.3抗菌整理工藝
經過前處理的棉針織物一浸一軋(60min,pH=5,浴比1∶20,帶液率約80%)→二浸二軋(浴比1∶20,10min,pH=5,帶液率約80%)→預烘(90℃,180s)→焙烘(160℃,180s).
1.4測試
白度:將待測織物試樣折成4層,采用WD-5型全自動白度計,在不同位置各測定5次,取其平均值;頂破強力:采用instron3365型萬能電子試驗儀,按照GB/T19976-2005測試;抗菌性能:按照FZ/T73023-2006測試,以抑菌率評價;耐洗性能:按照FZ/T73023-2006進行洗滌,然后測試其抗菌性;柔軟性能:每個樣品有30個人手摸作出評價,評價等級分一般、較柔軟、柔軟、很柔軟.
2結果與分析
2.1抗菌劑用量對抗菌性能的影響
.jpg)
由表1可看出,對于同一菌種,隨著抗菌劑用量的增加,其抗菌效果逐漸增加,抗菌劑用量為4%(owf)時,整理后織物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別為99.3%和99.0%,抗菌效果極佳;超過4%(owf)后,抗菌程度增幅不大.為了節約成本和避免織物載銀過量導致黃變,抗菌劑用量選取4%(owf)為宜.抗菌織物經過30次洗滌后,依然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別為82.6%和80.4%).
原因是改進的有機硅丙烯酸酯能與棉纖維大分子羥基形成化學結合,銀離子能與織物牢固結合,然后在使用過程中緩慢釋放,經多次洗滌抗菌效果仍然較好,故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持久性.
2.2抗菌整理對棉針織物性能的影響
2.2.1白度
.jpg)
由表2可以看出,當抗菌劑用量增加時,整理后織物的白度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原因是:(1)抗菌劑中所含的部分銀離子見光后被還原成黑色單質銀或氧化銀沉積在織物上;(2)含雙氨基的有機硅丙烯酸酯乳液也易使織物產生黃變.
2.2.2頂破強力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