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液氨柔軟工藝:燒退→絲光→液氨→柔軟拉幅→預縮
c、免燙工藝:燒退→絲光→軋樹脂拉幅→焙烘→(水洗、拉幅)→預縮
d、液氨免燙工藝:燒退→絲光→液氨→軋樹脂拉幅→焙烘→(水洗、拉幅)→預縮
e、液氨潮交聯工藝:燒退→絲光→液氨→潮交聯→拉幅→預縮
1.4 性能測試方法
洗滌按AATCC 135-2004、密度按ASTM D3775-2008、單位面積質量按ASTM D3776-2009、撕破強力按ASTM D1424-2009、斷裂強力按ASTM D5034-2009、透氣性按ASTM D737-1998(2007)、吸水性按AATCC79-2007、平整度按AATCC124-2009、折皺恢復角按AATCC 66-2008測試。
2 試驗程序
(1)將各種整理工藝的面料分別洗滌5次、10次、30次、80次、100次。
(2)洗滌干燥方式按照AATCC 135-2004中(1)(Ⅳ)(A)i的測試條件進行,即按常規/厚重棉織物49±3℃洗滌,干燥條件為棉檔轉筒烘干。
(3)洗滌完畢后不同洗滌次數的相同面料分別按1.4中的方法進行各項指標測試,每項指標洗滌前后面料同時檢測。
(4)檢測前均按ASTM D1776-2008《紡織品測試用標準大氣》要求的21±1℃,65±2%RH調濕4小時以上。
3 試驗結果
3.1 面料多次洗滌前后密度的變化
.jpg)
通過表1可看出,與其它整理方式相比,柔軟整理牛津紡面料的定型性較差,隨水洗次數的增加,經緯向逐漸收縮,密度增加。100次洗后經密分別比洗前增加3根,即緯向平均收縮2%。兩面料緯密分別增加5根和7根,平均經向收縮達7%。
棉纖維經過液氨整理后截面由扁平狀成近似圓形,纖維變粗,經紗緯紗間的包繞角增大,面料經緯向密度均加大,液氨柔軟比普通柔軟多3~4根,液氨免燙比普通免燙平均多2根。液氨的定型性較好,例如,同普通柔軟相比,液氨柔軟整理面料其洗后收縮比較小。
免燙整理、液氨免燙整理、潮交聯整理的牛津紡面料因樹脂交聯,定型性較好,經緯密增加較少,尤其潮交聯整理,幾乎沒增加。
3.2 面料多次洗滌前后重量的變化
由表2可以看出,柔軟面料在50次水洗前,隨著水洗次數的增加重量輕微增加,50次水洗后增加水洗次數反而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分析原因為50次水洗前,面料洗滌收縮率大,經緯密增加造成重量增加。50次水洗后,增加水洗次數面料已趨于穩定,不再收縮,但多次洗滌后,紗線蓬松,摩擦時纖維損傷,毛羽易被洗掉,造成失重。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