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粘膠纖維與棉的化學性質相似,而物理性能各有優缺點。兩者混紡可以彌補雙方的不足,并充分發揮各自優點,其產品既改善了純棉產品的手感、光澤和懸垂性能,又保留了棉纖維特有的吸濕、透氣等舒適性,因而受到消費者青睞。
在貿易和使用過程中,纖維含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性能指標,同時也是消費者購買紡織品時的關注點。有些服裝生產企業為了提高面料的檔次,往往在成分標識中有意提高天然纖維的比例,導致纖維成分的標注與實際不符。因此,正確檢驗、標注紡織品纖維含量對保護消費者的利益,維護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紡織品質量安全,提高正當競爭促銷手段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直以來,由于粘纖與棉的化學性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者混紡產品的定量化學分析方法和試驗條件等都備受檢測人員關注。目前,國內主要依據GB/T 2910.6—2009 《紡織品 定量化學分析 第6部分 粘膠纖維、某些銅氨纖維、莫代爾纖維或萊賽爾纖維與棉的混合物(甲酸 氯化鋅法)》進行測試。但在實際操作中,試驗人員注意到甲酸/氯化鋅法常常出現粘纖溶解不充分,剩余物呈糊狀,過濾時很困難,檢驗結果有較大偏差等問題。此外,甲酸/氯化鋅在高溫下容易揮發出有毒物質,其溶液配制和整個溶解過程也都需要嚴格把關。相比之下,JIS L 1030-2和AATCC 20A中選用的60%(59.5%)的硫酸法在實際檢測中具有比較好的溶解效果和相對簡便的操作方法。但這兩個標準的具體操作也存在不同之處,兩者的質量修正系數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對這兩種標準進行了研究,嘗試確定一種較準確、實用的測試方法。
2試驗原理及方法
2.1試驗原理
用60%(59.5%)的硫酸把粘纖從已知干燥質量的棉/粘纖混合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殘留物,清洗、烘干和稱重,用修正后的質量計算棉占混合物干燥質量的百分率,再由差值得出粘纖的質量百分數。
2.2試驗方法
2.2.1試樣
GB/T 3921《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規定的棉標準貼襯布;GB/T 3921《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皂洗色牢度》規定的粘纖標準貼襯布。織物必須拆成紗線,并剪成1 cm長,每份試樣0.5~1.5 g。如有必要,試樣需經過預處理,如去油劑處理、退漿和褪色處理等。
2.2.2儀器
主要包括:分析天平(精確到0.1 mg),烘箱(恒定在105~110℃),干燥器(裝有變色硅膠),恒溫震蕩水浴鍋,真空抽氣泵,有塞三角瓶(容量250 mL)、玻璃砂芯坩堝、稱量瓶,1000 mL量筒,2000mL燒杯,密度計,水銀溫度計等。
2.2.3試劑
60%(59.5%)的硫酸:用量筒量取密度為1.84 g/mL的濃硫酸1000 mL,緩慢加入到盛有1100 mL的蒸餾水中的燒杯中,在20℃時,利用密度計調整硫酸溶液的密度在1.4950~1.4982g/mL之間。
稀氨水:取氨水20 mL(密度為0.880g/mL)用水稀釋到1L。
2.2.4試驗方法及過程
方法一,參照AATCC 20A的測試過程:將已稱重的試樣放入三角燒瓶中,以1:100的比例加入59.5%硫酸,蓋緊瓶塞,強烈震蕩1 min,在15~25℃保持15 min,然后取出震蕩,再保溫15 min,取出再次震蕩;在抽氣泵上用已知干重的坩鍋過濾出未溶解物質,用59.5%的硫酸沖洗,再用水沖洗,然后用稀氨水中和清洗并浸泡殘留纖維10 min,再用冷水沖洗,用抽氣泵抽干,將坩鍋和殘留物質放入烘箱烘至恒重,冷卻、稱重。
方法二,參照JIS L 1030-2的測試過程:將已稱重的試樣放入三角燒瓶中,以1:100的比例加入已溫熱的60%硫酸,蓋緊瓶塞,搖動燒瓶,在室溫下震蕩10 min,然后靜置5 min,再繼續震蕩5 min。在抽氣泵上用已知干重的坩鍋過濾出未溶解物質,用60%硫酸沖洗,再用水清洗,然后用稀氨水中和清洗并浸泡殘留纖維10 min,再用冷水沖洗,用抽氣泵抽干,將坩鍋和殘留物質放入烘箱烘至恒重,冷卻、稱重。
3試驗結果
3.1結果的計算
本試驗結果的考察采用凈干含量百分率的計算。
P1 = ( P2- P1 )/P1 ×100% (1)
P2 = 100-P1 (2)
式中:P1—不溶纖維的凈干含量百分率,% ;
P2—溶解纖維的凈干含量百分率,% ;
m0—溶解前試樣的干重,g;
m1—溶解后殘留物的干重,g;
d—不溶纖維在試劑處理時的質量修正系數。
d值的計算:將純棉試樣經過相同的試驗方法和過程,得到剩余纖維干重與原重之比的倒數,即:
d = ( m0 — m1 )m0×100% (3)
式中:m0—溶解前試樣干重,g;
m1—溶解后試樣干重,g。
3.2數據記錄
3.2.1兩種試驗方法中d值的確定
用棉標準貼襯布分別制取10個1 g左右的試樣,按2.2.4所述兩種方法用硫酸溶液進行溶解,計算得出棉纖維的實際質量修正系數(d值),詳見表1。
表1 棉纖維的實際質量修正系數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