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高密防羽布的發展概況
我國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制高密防羽布,當時在有梭織機上最早起步于CJ 14.6/14.6 523.5/283.5 119.5府綢基礎上開發的窄幅防羽布,僅提高緯密,使織物總緊度達到88.45%,成品加工后縫制羽絨服,基本能滿足防漏絨的功能要求。接著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有梭織機上又開發了170 cm中幅防羽布,用來拼幅制作防羽布被出口,品種規格也有所擴展。鑒于當時我國紡織漿料的實際情況,采用的是PVA+玉米原淀粉+PAAm、CMC的“高濃高粘”混合漿料,加上在G142C型漿紗機較低壓漿力的條件下進行上漿,上漿率較高,漿膜脆硬,分絞困難,容易剝落,且并絞嚴重。當織造車間相對濕度超過75%以上,或黃梅季節漿軸經紗回潮超過9%時,經紗容易出現再粘,落漿短纖易積聚在停經片處,給防羽布織造帶來極大的困難。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原紡織工業部的直接倡導和組織下,我國變性淀粉的開發應用有了較好的起步和進展。當時我們采用了第一代變性淀粉--酸解淀粉(18 mPa·s~20 mPa·s)替代原淀粉上漿,其他漿料成分不變,漿液粘度有所降低,且熱穩定性也有提高。有利于漿液滲透,增強粘結能力,漿膜性能也有改善,使中幅防羽布的可織性大大提高,也為開發更寬幅防羽布創造了一定的條件[1]。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們引進美國西點WP200型雙漿槽漿紗機、280 cm雙織軸PU型和P7100型片梭織機,首先開發生產239 cm及以上細號、特細號寬幅防羽布,為制作多種規格的獨幅羽絨被褥出口奠定了基礎。隨后,280 cm雙織軸的噴氣織機也逐步推出,織制寬幅防羽布。盡管當時選用的酸解淀粉與PVA混合漿是“高濃中粘”漿料(30 s左右),由于采用分層上漿之后,每個漿槽的實際漿紗覆蓋率僅25%~30%,漿液在擠壓區的流失也不多,基本上能適應片梭織機和噴氣織機雙織軸聯動織造寬幅防羽布的要求[2]。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紡織漿料發展較快,國外新漿料也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漿料品種繁多,可選用的空間擴大。到目前為止,基本形成以PVA(1799+0588)+變性淀粉+聚丙烯酸類的“高濃低粘”混合漿料,而且逐步推廣應用“兩高一低”高壓上漿新工藝,使細號、特細號寬幅防羽布生產出現了新的發展階段[3,4]。
經過30年來的生產實踐和探索,證明了細號、特細號高密防羽布的生產是隨著原紗質量的提高、漿料與漿紗技術的發展以及無梭織機先進織造技術的發展而逐步發展壯大。目前以片梭織機和噴氣織機織造寬幅防羽布最為適宜。由于兩種無梭織機的機械特性和引緯方式不同,生產工藝技術上出現的問題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對原紗質量、漿料選配和漿紗工藝,筆者已有專文論述[3,4],現僅對織造上的幾個技術問題再行探討。
2 織造寬幅防羽布幾個問題的探討
2.1 經緯紗強力問題
眾所周知,無梭織機對原紗的質量要求應以強力和毛羽為兩大重點,而強力是主因。兩種織機對經緯紗的強力要求也有所不同。
2.1.1 經紗強力
片梭織機的寬幅入緯率一般為900 m/min~1200 m/min,而噴氣織機的寬幅入緯率為1100 m/min~1500 m/min。相同規格的寬幅防羽布,噴氣織機入緯率要高于片梭織機入緯率15%~25%。雖然兩者都采用“小開口、大張力”的上機工藝路線,但是,噴氣織機經紗承受的反復拉伸負荷遠比片梭織機要高。在開口和打緯過程中,經紗的張力峰值如果與經紗的強力弱環負荷重疊時,容易產生斷經,而噴氣織機的斷經幾率也比片梭織機高。
2.1.2 緯紗強力
片梭織機屬積極引緯,可控制性較好,其引緯張力變化見圖1。當片梭在引緯箱被加速到最大速度時進行擊梭,緯紗出現第一個始投張力峰值a。當片梭自由飛行逐步降速至接梭箱被制動時,緯紗出現第二個制動張力峰值b。片梭的始投張力峰值較高,斷緯往往發生在始投張力峰值與緯紗強力弱環的負荷重疊處。由于片梭始投張力的加速僅作用在開始的一小段緯紗上,所以斷緯的幾率就較小。
由于主噴嘴內的氣流速度較高,密度大,不擴散,主噴出口處的氣流中心直接處于緯紗的飛行中心,摩擦牽引力大,加上筘槽對氣流的擴散起著限制作用,緯紗隨氣流集束比較順利引出,所以,緯紗出現的第一個始噴張力峰值a'并不大。而輔助噴嘴噴射的氣流中心并不在緯紗飛行中心,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側向高流速的紊流氣流加入,該氣流噴出速度達到峰值后就迅速擴散,流速衰減很快,在筘槽內匯合后形成一種復雜的“三維氣流場”,緯紗就在這種連續補充的氣流場中呈鋸齒狀波動式前進,直至緯紗出現第二個制動張力峰值b'。
該張力峰值高,突變性顯著,且作用在緯紗的全部長度上,遇到緯紗弱環的幾率就增多。且布幅越寬,速度越高,噴斷的幾率就越大。緯紗必須要在波動、振蕩、退捻中保持足夠的強度。
以上分析說明,噴氣織機由于高速及其引緯特性決定了其對經緯紗的強力要求都比片梭織機高,且緯紗承受的強力載荷還高于經紗。緯紗號數越小,引緯氣流速度越大,緯紗承受載荷越大,緯紗的強力越要提高。尤其噴氣入緯率超過1500 m/min時,不僅對緯紗強力要引起足夠重視,而且對緯紗筒子的卷繞質量要有更高的要求(入緯率超過1300 m/min建議使用雙儲緯器)。
日本豐田公司推薦的噴氣織機入緯率在1500 m/min時純棉經緯紗的最低質量要求如表1所示,可供參考。
表1說明,相同號數緯紗的單強水平比經紗至少要降低7.5%以上,單強不勻率要降低1.5個百分點,最低強力值(最低5個子樣強力均值)不低于單紗強力均值的82%。
表1 噴氣織機(1500 m/min)紗線最低質量要求
.pn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