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5可以發現,增加十二烷基硫醇質量分數對單體的轉化率、凝膠率幾乎沒有影響,乳液的外觀也很好,只對乳液的黏度有影響。十二烷基硫醇具有降低相對分子質量的作用。其質量分數增加,減少大分子鏈之間的糾纏,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分子鏈的重心移動,宏觀表現為流動性改善,乳液黏度下降。合成高固含量聚合乳液,可以提高乳液的流動性。但是,十二烷基硫醇必須使用適量,否則會破壞聚丙烯酸酯乳液成膜的特性。
2.3.2十二烷基硫醇質量分數對織物印花性能影響
十二烷基硫醇質量分數對織物印花性能的影響見表6。
.jpg)
由表6可以看出,隨著黏合劑中十二烷基硫醇含量的增加,印花織物的干、濕摩擦牢度都有一定提高。但是,當十二烷基硫醇的質量分數≥0.69%時,干、濕摩擦牢度反而下降。這可能是因為十二烷基硫醇的作用使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過小,乳液成膜后,膠膜的內聚力變小,致使印花織物的摩擦牢度下降。表6中,K/S值呈依次增加的趨勢,其主要原因是黏合劑流動性增加,印花時色漿受到刮板擠壓,使更多的色漿能夠滲人織物的縫隙,黏合劑膠膜與織物的黏附性增加,所以K/S值增加。但如果相對分子質量過小,黏合劑成膜強度大幅下降,導致印花織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濕摩擦牢度下降,織物更加黏手。綜合考慮,取十二烷基硫醇質量分數為0.23%,可以獲得較好的印花織物色牢度,色深和手感。
2.4交聯單體(NT)對乳液聚合及印花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旨在合成無甲醛的聚丙烯酸酯乳液,自制了交聯單體NT,并選擇其它幾種交聯單體進行比較。
不同用量的各種交聯單體對印花織物干/濕摩擦牢度、沾色/褪色牢度及K/S值的影響見表7。
.jpg)
丙烯酸羥乙酯(HEA)作為乳液聚合的傳統交聯單體,雖然性能不是最佳,但是由于價格便宜,無毒無污染,其應用還是得到人們的好評。
N-羥甲基丙烯酰胺(NMA)聚合于分子鏈上,使得聚合分子上有羥甲基活性官能團。在焙烘過程中,各相鄰分子鏈的羥甲基問縮合交聯,使線型分子交聯為網狀而成膜,同時鏈上的羥甲基也能與織物纖維的羥甲基起交聯作用。這樣由分子鏈之間以及分子鏈與纖維之間產生的自交聯功效,增強了印花織物的色牢度。由表7知,NMA質量分數為2.0%,可以使織物擁有最佳的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用含此交聯單體的黏合劑制成的印花糊,無破乳等不良現象發生。
NMA為甲醛與丙烯酰胺反應合成物,有活性較高的羥甲基,所以相對羥乙酯HEA可以在更低的溫度進行焙烘。但是,含此交聯單體黏合劑在使用時,NMA會有微量分解,造成甲醛釋放,不符合現代綠色紡織品的發展趨勢。
TM一200是含有雙鍵和其它功能性官能團的交聯單體,乳液聚合時,通過雙鍵聚合于高聚物上。由表7知,當TM.200的使用量大于3.O%時,黏合劑制成的印花糊在調制的過程中出現破乳、堵網現象,織物印花輪廓不清晰,并且手感僵硬,嚴重影響印花紡織品的質量。取交聯單體質量分數2.5%,用此交聯單體制成的黏合劑調制印花糊,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都很好,K/S值也達到一定要求,但是,TM-200售價相對較高。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