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圖3Gly-Gly-MIPMs和NMIPMs的吸附等溫線
Fig.3Theadsorptionisothermof Gly-Gly-MIPMsandNMIPMs
.jpg)
圖4Gly-Gly-MIPMs在不同濃度Gly-Gly溶液中的β
Fig.4TheβofGly-Gly-MIPMsat
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Gly-Gly
從圖3的吸附等溫曲線可以看出,隨著Gly-Gly溶液濃度的增大,Gly-Gly-MIPMs的吸附量增加較快,而NMIPMs的吸附量則增加較緩慢,且明顯低于Gly-Gly-MIPMs。這是由于NMIPMs僅存在微球表面的物理吸附等非特異性吸附,而Gly-Gly-MIPMs不僅存在非特異性吸附,還存在因模板分子鍵合留下的印跡孔穴而產生的特異性吸附,使得Gly-Gly-MIPMs對Gly-Gly分子的吸附量明顯增大。這說明Gly-Gly-MIPMs的“記憶孔穴”對Gly-Gly分子具有高度親和性。
印跡因子β的大小代表了MIP的特異性吸附性能,通常印跡因子越大分離效果越好。從圖4可以看出,Gly-Gly濃度小于3.0mmol/L時Gly-Gly-MIPMs的印跡因子增長較快,濃度大于3.0mmol/L時
Gly-Gly-MIPMs印跡因子增加變緩,這是由于Gly-Gly-MIPMs對Gly-Gly分子的吸附逐漸趨于飽和,存在飽和吸附值,該值與制備印跡聚合物時所加入的模板分子的量有關。同時,印跡因子最大值為2.19,這說明Gly-Gly-MIPMs對Gly-Gly分子具有很好的分離效果,可用于Gly-Gly分子的識別和富集。
2.2.2Gly-Gly-MIPMs的動態吸附性能動態吸附性能是考察印跡聚合物對印跡分子的響應能力,通常采用測定其動力學吸附曲線來表征,該曲線反映了吸附量隨時間的變化。
圖5Gly-Gly-MIPMs的吸附動力學曲線
Fig.5TheadsorptionkineticscurveofGly-Gly-MIPMs
從圖5的吸附動力學曲線可以看出,Gly-Gly-MIPMs在前60min吸附量迅速增加,該階段主要發生的是微球表面對Gly-Gly分子的吸附,所以呈現出很快的結合速率;60~120min表面吸附基本達到飽和,此時模板分子通過孔道向內擴散后吸附,其吸附速率受到傳質阻力的影響,表現為吸附量增加變緩;120min后吸附基本達到平衡。該現象可以解釋為Gly-Gly-MIPMs存在著深孔和淺孔,在開始吸附時,淺孔對印跡分子Gly-Gly的結合較快,當淺孔逐漸吸附飽和時,Gly-Gly分子開始向深孔傳質,但此時存在一定的空間位阻效應,導致其吸附速率下降,從而使吸附量增加緩慢乃至達到平衡。該聚合物在2h后吸附基本達到飽和,體現了Gly-Gly-MIPMs對Gly-Gly分子的動力學快速響應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