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紡紗過程中解決的問題
芳綸纖維十分蓬松,彈性大,伸長率高,且加工時易積聚靜電;阻燃粘膠纖維濕強低,耐磨性差,易起靜電,纖維呈現脆性,纖維與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差,成條困難,紗條膨松且強力較低,紡紗時存在斷頭率高等缺陷,在紡紗過程中著重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紡制芳綸時要加工環境保持較高的濕度,以避免靜電積聚。梳棉相對濕度為60%;并條為55%~60%;細紗為45%~50%。
清梳工序阻燃粘膠纖維濕強低,耐磨性差,采用低速度、中分梳、小牽伸、快轉移工藝,以減輕對阻燃纖維的損傷和由于易起靜電造成的纏繞現象,減少棉結、雜質與短絨。芳綸纖維條子相對蓬松,清棉工序成卷時加壓羅拉需要較高壓力,以防止棉卷撕裂,圈條器及喇叭口等導條裝置處保持光滑流暢,以減少摩擦。
芳綸纖維長度為51 mm,粗紗捻度在2.357捻/10 cm左右,不宜太高。采用較小定量和較小粗紗捻系數以降低細紗牽伸力不勻,從而減少了成紗粗細節、提高了成紗的條干均勻度水平。
細紗捻系數適當加大,一般設計公制捻系數為383左右較合適。細紗采用大的后區牽伸隔距及小的后區牽伸倍數,牽伸膠輥采用軟膠輥以改善成紗條干,確保細紗質量。
采用自動絡筒機絡筒成形,既可減少紗疵,又可利用無結頭紗提高布面質量。
由于芳綸纖維處于單紗和股線狀態時都易發生扭曲,因此采用兩次定捻,即單紗和股線各在85 ℃中定捻40
min,以得到較好的伏捻效果,保證后道工序不產生小辮紗。
在紡有色芳綸紗時,捻度應較高以達到較好的成紗強力,合股紗的捻度應為單紗捻度的70%,并且捻向同單紗相反,以平衡扭矩。
4 產品規格及織造過程中解決的問題
4.1 產品規格
阻燃服裝面料從服用性能需求出發,要求挺括、耐磨、美觀;從安全性需求出發,要求阻燃、耐高溫。在織物組織規格設計時,首先考慮滿足安全性要求。織物的組織結構、重量、厚度等都會影響織物的燃燒性。如紗線的捻度高,織物組織結構緊密,透氣性小,不易與周圍空氣充分接觸,燃燒就困難;同類組織結構的織物,單位面積的重量越重,越不易引燃。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研制生產了粗厚股線二上一下左斜紋織物,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