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紡織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針對這種形勢,公司為提高競爭力,適應市場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致力于新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玉米纖維與山羊絨纖維系列混紡產品就是其中的一個系列。現以玉米纖維與山羊絨纖維50/50混紡的18.5tex針織用紗為例,將紡紗生產過程介紹如下。
1 原料特點
1.1玉米纖維
玉米纖維是一種新型的生態環保型纖維。玉米纖維是由玉米淀粉發酵制得的乳酸經過聚合、紡絲生產成聚乳酸纖維,該纖維能生化分解,在土或水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又會生成起始原料淀粉,因此極具開發潛力。用該纖維開發制成的織物絲光感強,手感蓬松,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特別適合于開發內衣、T恤等產品。纖維主要特征:細度1.4dtex,長度38mm.阻燃性強,無毒,抗起球,吸濕排汗佳。
1.2山羊絨纖維
山羊絨屬于稀有的特種動物纖維,是一種珍貴的紡織原料。山羊絨是從山羊身上梳取下來的絨毛,國外稱其為“纖維鉆石”、“軟黃金”,是動物纖維中最細的一種,其細度一般在13--15.5μm之間,自然卷曲度高,在紡紗制造中排列緊密,抱合力好,所以保暖性是羊毛的1.5~2倍。纖維外表鱗片小而光滑,纖維中間有一空氣層,因而其重量輕,手感好。
2工藝流程與主要工藝
2.1準備工藝
由于玉米纖維與山羊絨纖維都容易起靜電,因此在紡紗過程中要采取預防靜電措施,特別是山羊絨纖維在紡紗前要作適當處理,在纖維中噴灑乳化液,一方面改善山羊絨纖維的柔韌性,從而避免在紡紗中過多損傷;另一方面,降低摩擦,減少靜電的產生。
2.2工藝流程
根據兩種纖維的特性,在生產中采用棉包混合,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A002D型圓盤抓棉→A035B型混開棉機→FAl06型開棉→機A092A雙棉箱給棉機→A076C單打手成卷機→A186D型梳棉機→FA302型并條機→FA302型并條機→A456C粗紗機→A513W細紗機→1332MD絡筒機→成包。
2.3主要工藝技術分析
2.3.1 開清工序
針對兩種纖維含雜質都比較少的共同特性,以及玉米纖維的回潮率較低,熔點低等問題,在開棉工序中采用了“少打多松,精細抓棉,少落雜質”的工藝原則,加強混合效果避免色差,同時考慮打手返花造成棉結過多的影響,因此,在安排工藝流程時,盡量減少單機數量,采用高效能單機如A035B等,在工藝上適當減少打擊點,采用較低的打手速度,如跳過A035B的豪豬打手,或采用梳針打手等,這樣在保證開松效果的同時,可減少返花現象與纖維的損傷。由于采用包混,在上包時要注意橫向交叉,縱向錯開,削高填平,避免混紡比差異過大。主要工藝參數為:棉卷定量410g/m,梳針打手速度540r/min。
2.3.2梳棉工序
本工序中各分梳元件間的隔距一定要調整適當,(一般要偏大一點掌握),從而避免擠車現象的發生。因為一旦擠車,玉米纖維便會結成絲束狀或塊狀;并適當降低分梳元件的速度,提高錫林,刺輥的線速比,從而保證纖維得到緩和分梳,保證羊絨纖維的順利轉移,防止纖維充塞梳理區,提高棉網清晰度。梳棉工序主要工藝參數見表l。
表1 梳棉工序主要工藝參數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