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石榴皮色素提取最佳工藝為:100mL水中加入石榴皮用量5g在90℃下水煮120min。按照此工藝提取石榴色素至500mL容量瓶中,其石榴色素含量為6.1g/L。
3.2石榴皮色素對羊毛的染色性能
3.2.1染料用度對染色的影響
表3染料用量對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響
.jpg)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染液的濃度增加,染色樣品的K/S值不斷升高,即樣品的顏色能隨著染料用量的增加而加深,說明該染料提升性較好。因此染色時可以通過改變提取液濃度,染出不同濃淡的黃色。
3.2.2染液pH值對染色的影響
表4染液pH值對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響
.jpg)
由表4可知,K/S值在染液pH值為4時最大。繼續增大染液pH值,K/S值降低,這是因為羊毛纖維等電點在4.2~4.8左右,當染浴pH值小于4時,羊毛纖維帶有正電荷,石榴皮色素的主要成分鞣花酸類物質是一種弱酸,色素中存在著電離弱酸帶負電荷,羊毛與染料之間存在靜電引力,染色樣品得色量較大,但當染液酸性太強,色素結構可能變化,導致K/S降低;當pH值大于羊毛等電點時,羊毛纖維帶負電荷,同時染液中色素負離子濃度增加,纖維與染料相互間斥力較大,染料難以上染致使染料上染量降低。因此染液pH值可選用4~4.5條件下進行染色較好。
3.2.3染色溫度對染色的影響
表5染色溫度對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響
.jpg)
由表5可以看出,隨著染色溫度的增加,K/S值不斷增加,說明染色溫度的升高有利于染料的上染,這是由于羊毛纖維表面具有鱗片層,溫度低時,羊毛纖維表面鱗片狀結構比較緊密,染料僅吸附在表面,不易滲透到纖維內部,上染量很少;當溫度較高時,羊毛纖維鱗片狀結構變得蓬松,纖維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染料易向纖維內部擴散,因此K/S值提高;但溫度過高會對羊毛纖維造成損傷,因此,染色溫度可選用100℃。
3.2.4中性電解質對染色的影響
表6中性電解質對染色深度及上染百分率的影響
.jpg)
由表6可以看出,不加鹽比加鹽時的表觀色深值大,而且不加鹽時的上染百分率也較大,說明中性電解質起緩染作用,對染料的上染不利,因此染液中可不使用中性電解質。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