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在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整理文章中經常有UFP的代號,它是代表什么呢?是代表防紫外線的能力還是代表防紫外線的效果?UFP是怎樣計算或測試的?
答:近年來由于大氣污染的不斷增加,大氣臭氧層的嚴重破壞,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量日益增多,給人類造成嚴重威脅。因此,目前市場上除了化妝品行業大力推廣各種防護膚化妝品外,抗紫外線紡織品的開發和研制也引起國內外紡織染整界的重視和關注。
紫外線按其輻射波長可劃分為:UVA(波長為315~400nm),UVB(波長為280~315nm),UVC(波長在280nm以下)。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紫外線波長在280~315nm,也就是UVB波段的紫外線。它主要是危害人體的皮膚和眼睛。有關專家預測,未來皮膚癌的發病率將成為人類頭號殺手。
目前用作防紫外線的物質主要是兩種:一種是紫外線的吸收劑,另一種是紫外線屏蔽劑。前者主要機理是吸收紫外線能量后轉變成為活性異構體,隨之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這些能量并恢復到原來分子結構。這種吸收劑的光穩定性差,且容易產生色變。后者主要機理是反射或散射紫外線而將紫外線屏蔽,這種屏蔽劑的光穩定性好,無色變現象而且符合環保要求。所以這類產品是目前最有價值開發和研究的。
紡織品的抗紫外線效果,一般以測試或計算其紫外線透過率(%)及紫外線防護因素來判斷。其中紫外線的防護因素(Ultraviolet protectionfactor),即縮寫為UPF。
紡織品的防紫外線性能,按澳大利亞輻射防護安全標準,確定紡織品抗紫外線防護素UPF50為最大值、UPF15為最小值。UPF登記與防紫外線能力的關系為:
.jpg)
由此可見,UPF是代表紡織品經防紫外線劑整理后的防紫外線效果和能力,它和紫外線透過率(%)同樣是重要指標之一。紫外線透過率(%)越小,表示對紫外線的抗射能力強,此時UPF值最大,防護等級最好(優),防紫外線能力(%)也最大。
關于紡織品的紫外線防護效果測試方法較多,目前還未經統一,也未見國家標準出臺。如用紫外線測試儀,測試染色和整理后織物的紫外線透過率(T/%)和織物的UPF因UVC波段基本被吸收,不能達到地面,故該儀器只能測試UVA和UVB的紫外線。也有采用紫外分光度計測定UPF。計算透過率(%)。其公式為:
UPF = ∑SλEλ/∑SλEλTλ
式中:λ為光波波長;Sλ紫外輻射在各波長段的致紅效應;
Eλ紫外輻射在各波長段的強度;Tλ紫外輻射在某波段的透過率。
Eλ和Sλ由測定資料提供,因此測定防輻射織物時,UPF值與Tλ為雙曲線函數關系。UPF值大于40或透過率(T%)小于10%,防紫外線效果較好,以此評價防護效果。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