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含固量的測試基本參照國家標(biāo)準(zhǔn)方法。但含固量要求18%~20%,價格每噸6500元,這種說法也不客觀,含固量大小只是決定印染廠使用時工作液中的濃度大小,含固量高的可少用,含固量低的可多用,沒有絕對統(tǒng)一的標(biāo)準(zhǔn)。價格大小是根據(jù)化工原料的單價決定的,目前市場上對化工原料的價格也不是統(tǒng)一的,價格差異很大。因此含固量和價格僅可作參考。
四、起泡性測試,文章中規(guī)定配制1 L 2%(20g/L)的精練劑溶液、攪拌、觀察液面起泡情況,判斷是無泡、低泡、還是有泡。要求無泡、低泡。這個方法在操作上、判斷上存在缺點。首先是不同容量的攪拌在液面起泡情況不同、攪拌速度的快慢、攪拌時間不同起泡情況亦不同。正確的方法是參考GB/T13173.6~1991法,即用羅氏發(fā)泡儀,但不是快速。本人建議可用量筒法快速測試。方法為:可取1%精練劑溶液10 mL,投入200 mL的具塞量筒中,用手將量筒上下快速振動10次(上下振動距離約20 cm左右),迅速靜止觀察泡高(mL)情況,或記錄完全消泡時間(s)。依次決定高泡、中泡、低泡。
如泡高180~160 mL為高泡,120~100 mL為中泡,40~60 mL為低泡。如振動時雖有起泡,但靜止后能立即消泡為無泡。各工廠可摸索出一套數(shù)據(jù)決定為高、中、低泡或無泡。
五、關(guān)于精練劑的耐堿要求130 g/L NaOH。這是根據(jù)該公司印染工藝的特點所制訂的。不代表各染廠都要求這樣,而且各染廠對生產(chǎn)品種不同、工藝也不同,對精練劑的用量和要求也不相同,如棉布精練,有的采用退煮漂一浴法;有的先退漿后煮、漂一浴法;也有采用冷堆法等等,工藝條件不同,精練劑的耐堿要求也不同。一般采用冷軋堆一浴法的燒堿用量要高一些,對精練劑的耐堿性要求就高。也有一些工廠將精練劑,氧漂穩(wěn)定劑,分散螯合劑、燒堿等其它助劑都放在高位槽中,其耐堿性要求更高。色織廠等紗線煮漂用精練劑的耐堿性就更不同了。
六、關(guān)于毛效測試,文章中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與國家標(biāo)準(zhǔn)相同,不能算是快速測定。有兩種方法可作簡易快速測試,其一為定高法,其二為水滴法。現(xiàn)介紹如下:
定高法是按照常規(guī)毛效測試法將布條懸掛在毛細管架上,觀查蒸餾水上升至20 cm時所需時間(s)來表示,時間越短、毛效越好。
水滴法是將精練后的坯布緊繃在支架上,在滴定管中裝好蒸餾水,然后將繃布架放在滴定管口1cm的下方。液滴剛好落在布面上時,開啟秒表,當(dāng)?shù)吸c表面的鏡面剛好消失時按停秒表,在不同位置上測定5~10次,取平均值,水滴消失時間越短則毛效越好。
定高法和水滴法比國家標(biāo)準(zhǔn)法測試毛效更快速,同時也更能說明問題,因為連續(xù)軋染時,織物在軋染中接觸液面的時間較短,所以用定高法和水滴法在穩(wěn)定時間內(nèi)測定精練劑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上一頁[1][2]
相關(guān)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