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經緯向縮率問題
2.4.1經紗張力和打緯區寬度
片梭和噴氣織機都是采用“大張力、小開口”工藝,以形成開口清晰,確保織造順利進行。但是兩者梭口的形狀及其相關參數相差很大[2]。噴氣織機因速度快,入緯率高,又是消極式自由端引緯,開口清晰度要求更高,經紗上機張力更大。尤其織造高緊度的寬幅防羽布,打緯阻力大,織口反撥游動大,最大打緯區寬度達6 mm 之多,經紗斷頭嚴重,且邊紗斷經增多。為了改善寬幅防羽布的打緯條件,在280 cm噴氣織機上的織造工藝可作如下調整:第一,適當提高后梁位置,造成不等張力梭口,減少織口游動量;第二,采用二次小雙層開口,相位角為10°~20°,降低上下層經紗密度,防止經紗粘連,提高開口清晰度;第三,停經架適當前移,使前后部梭口長度的對稱度保持在0.38左右,減少經紗在綜眼處的摩擦移動距離,減少前部梭口粘連;第四,調整織口位置,保持打緯點在異形筘槽中心偏上1/3處,減少打緯織口跳動,防止鋼筘撕破布面;第五,適當提早開口時間,使打緯時的開口角略為增大,有利于打緊緯紗。通過上述調整,織口游動量可控制在2 mm左右。
片梭織機入緯率比噴氣織機低,開口清晰度和上機張力也比噴氣織機要求低。片梭織機的梭口高度和開口角都比噴氣織機小,梭口后部又較長,梭口對稱度僅為0.25[2]。經測定,片梭織機的經紗張力僅為噴氣織機的61.5%~65%(見表4),片梭織機織造寬幅防羽布的最大打緯區寬度僅為3 mm左右。
表4 兩種織機織造CJ 14.6 tex 經紗張力測定
.jpg)
注:織造品種為CJ 14.6/14.6 523.5/393.5 239防羽布。
為進一步改善高密防羽布的打緯條件,片梭織機工藝可作為如下調整:第一,適當提高后梁高度(+15 mm~+20 mm);第二,后梁位置適當前移一格(調節支架),停經架也相應前移,使梭口對稱度保持在0.27~0.28;第三,適當抬高織口位置,調節托布板的上邊緣到筘座的距離為50 mm~51 mm ;第四,多頁綜采用輕微交叉的綜平時間,相位角控制在5°~10°范圍內;第五,適當提高上機張力。通過上述工藝調節,織口游動量可降為1.5 mm以下。
2.4.2經紗前傾角和織物緯向縮率
由于織造張力的影響,上機筘幅總是大于織口布幅(織幅),形成鋼筘至織口間的邊部經紗就有一定的傾斜角(前傾角α)。織造張力越大,筘幅越大于織幅,前傾角α就越大,布邊經紗與邊筘齒的摩擦越大,斷頭機會越多,不僅影響效率,而且織物緯向縮率亦增加。在織造相同規格的寬幅防羽布時,噴氣織機的上機經紗張力和動態經紗張力均比片梭織機大1.5倍以上,因此,噴氣織機的前傾角α明顯大于片梭織機(見表5)。從這個角度來看,異形筘邊筘齒的磨損也比片梭平筘齒大。
表5 寬幅防羽布的經紗前傾角α 單位:(°)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