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工藝取代傳統的高溫、高壓、高堿煮練方法,在降低棉纖維受損的同時,提高了前處理效果l,有效清除了纖維素共生物和雜質,操作工藝簡單、時間縮短、蒸汽和水用量減少,相應減少了污水量和污染度及處理費用,節約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本文選用的珍珠纖維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將超細海洋珍珠粉在粘膠纖維紡絲時加入纖維內而制成的功能性再生纖維素纖維,纖維體內部和外表均勻地分布著珍珠微粒,長期與皮膚接觸具有養顏護膚、清火敗毒、嫩白肌膚、抗紫外線的功效.珍珠纖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纖維光滑,表面涼爽,具有珍珠般光澤和優良的吸濕回潮率、舒適的手感及良好的服用性能.本文通過探索珍珠纖維/棉混紡織物的前處理工藝,對影響半成品吸濕性、白度等性能的各種工藝因素進行探討,篩選出珍珠纖維/棉混紡織物前處理用酶制劑種類、優化方法及工藝.
1試驗
1.1材料及儀器
織物:14.8 tex 70/30珍珠纖維與棉混紡華夫格織物.試劑:雙氧水(30%)、醋酸,穩定劑,乙二胺四醋酸二鈉,硫酸,氫氧化鉀,液體果膠酶、固體果膠酶、精練酶仙東棗莊市杰諾生物酶有限公司).
儀器:HH一4恒溫水浴鍋,電子天平,ZBD—II白度計(溫州儀器儀表有限公司).
1.2精練工藝
酶精練:預處~(100℃沸煮1~2 min)一酶煮練(45min)一酶失活一水洗一烘干.
堿精練:堿煮練(95~100 ℃一熱水洗一酸洗一水洗一烘干.
漂白工藝:雙氧水3~10 g/L,穩定劑0.5~1 g/L,90℃,1 h,pH值10.5~11.
1.3測試
潤濕性能:參照AATCC 39—1980,通過毛效測定儀器來測定織物毛效,將試樣剪成25 cm x 5 cm布條測30 min后蒸餾水沿試樣上升的高度.
白度:在ZBD型白度儀上測定.
失重率=[(1一m2/m 1)×100%],式中,m1、m2分別為酶處理前后織物的質量.
織物上珍珠纖維中碳酸鈣保留率
:取70/30珍珠纖維與棉混紡織物l0 g,精密稱量,置于坩堝中,采用全部灰化的方法,除去有機物對鈣測定的影響,再用滴定法,以乙二胺四醋酸二鈉液為滴定液,測定鈣的含量.根據公式計算出織物中珍珠粉碳酸鈣的保留率分別為酶處理前后織物中珍珠粉碳酸鈣含量.
2結果與討論
2.1預處理對織物潤濕性能的影響
酶處理前,先對織物進行預處理,有利于提高生物酶精練效果.預處理可使蠟質呈不均勻狀態分布,有利于果膠酶作用的發揮,提高織物的潤濕性能,在大規模工業生產中尤為重要.[
2.2 3種生物酶的最佳工藝優選
2.2.1液體果膠酶
[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