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言
紡織品印花是藝術創作和生產技術的結合產物。一張設計好的印樣圖案,經過一定的印花生產加工過程,才能成為絢麗多彩的印花面料。印花工藝是印花生產技術的核心。在確定印花工藝時應考慮多方面因素,如花樣的色澤、花型結構、纖維種類、品種規格、整理要求、成品服用目的、染化料使用情況和產品成本等,其中以花型結構、色澤、纖維種類和品種規格為主要考慮因素,做到以靈活的工藝達到原樣的設計精神。筆者結合工廠生產實踐,主要介紹目前國內傳統常用的印花工藝及生產注意事項。
1 直接印花工藝
將含有染料或顏料的色漿直接印到白色或染有地色的織物上,染料或顏料上染固著于印花之處,從而獲得各種花紋圖案的印花方法,即為直接印花工藝。其印花效果直接表現在印花機上一目了然,工藝過程較簡短,印花質量容易控制,是一種非常成熟且應用最廣的工藝。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應首先考慮采用直接印花工藝:
(1)白地花樣 白地面積較大,花型大多呈分散狀。
(2)淺地花樣 一般地色淺,花色深,且無相反色,往往采取先染地后罩印工藝。
(3)滿地花樣 中深色滿地,有較大白花,或地色深于花色,或地色深度雖接近花色但色澤屬同類色,地色與花色采用平線或搭色,根據色澤而定。目前,先染深地色,再遮蓋白漿和罩印漿印花,已成為常規工藝。
直接印花由于染料直接印制在白地或淺地上,最終的色澤較純正,花色也較艷亮,不受化學藥劑的影響,且可供選擇的染料范圍較廣,色譜齊全,色漿調制方便,是印花的首選工藝。目前,近90%的印花采用直接印花工藝。直接印花中,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和涂料應用最多。
1.1 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工藝
活性染料印花的特點是色澤鮮艷、色譜齊全,具有良好的濕處理牢度,色漿配制方便,手感良好,價格適中。近幾年來,許多常用的印花染料,如不溶性偶氮染料、穩定不溶性偶氮染料和酞菁染料等由于存在環境污染和生態安全等問題而被禁用或限用,活性染料成為主要的代用染料,大量應用于棉、麻、粘膠和Lyocell等纖維素纖維織物的印花,也應用于滌棉混紡織物、絲綢和羊毛織物的印花。
選擇印花用活性染料,除需考慮印花的一些重要因素外,還必須注意印花色漿的穩定性和水洗時不沾污,可主要從以下方面加以選擇:
(1)高印花固色率和提升力;
(2)優良的擴散速率;
(3)良好的溶解度和水解穩定性;
(4)較低的親和力和易洗除性;
(5)優良的色牢度。
值得一提的是,印花色牢度除了與染料性能有關外,還與前處理工藝、布面光潔度、印花工藝和浮色的去除程度有關。
活性染料印花的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1)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一氯均三嗪活性染料固色率不高,一般在60% ~70%,印深地白花時易產生白沾,并產生大量有色污水,既浪費原料又產生污染。
(2)染料的某些性能還不能滿足市場要求,如大部分活性染料的耐氯漂牢度不夠理想;以單偶氮為母體的紅色和藍色染料耐日曬牢度不高,尤其應用于淺色花布時很難滿足市場需求。
(3)新型毛用活性染料全面取代酸性媒染染料,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解決,如要求獲得深濃顏色并在相同濃度下達到同等色牢度等。
常用的活性染料直接印花工藝有碳酸氫鈉法和三氯醋酸鈉法的一相法和兩相法印花工藝,其中以碳酸氫鈉法最常用。
1. 1. 1 一相法印花工藝
一相法印花也稱含堿色漿印花。碳酸氫鈉和三氯醋酸鈉均屬弱堿,可以提高色漿的儲存穩定性,并避免色漿與織物接觸烘干時,染料過早與纖維發生鍵合,影響染料的滲透擴散,導致表面固色和固色率下降。用HAc調節三氯醋酸鈉水溶液的pH值至6左右,在此范圍乙烯砜型活性染料較穩定,因此三氯醋酸鈉更適用于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印花,但兩種堿劑都應低溫溶解。
(1)尿素
尿素能幫助染料溶解,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在汽蒸時可促使纖維膨化,有利于染料進入纖維內部,提高染料的滲透性能。尿素對環境的影響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取代尿素的研究未曾間斷,但效果不盡理想。采用快速高溫汽蒸設備可有效減少尿素的使用。
(2)防染鹽S
[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