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易拔分散染料染地色一印花(拔白漿或著色拔染漿)一烘干一汽蒸固著(13O℃,3Omin或17O~180℃,7—1Omin)一冷水淋洗一熱水洗(或還原清洗)一水洗一烘干
注意事項
(1)易拔分散染料應選擇可拔性和色牢度良好的偶氮分散染料,并選擇合適的染色工藝。
耐拔分散染料必須具備不被拔染劑分解,而且要具有在拔染色漿中穩定性良好、汽蒸時容易發色和色牢度好等性能。
(2)由于氯化亞錫在汽蒸時會產生大量氯化氫氣體,對設備腐蝕性大,目前均采用相對穩定的氯化亞錫與金屬氧化物復配的變性錫鹽(加工錫)作拔染劑。
(3)在高溫常壓汽蒸時,由于蒸汽中的水分非常少,加人吸濕劑有助于色漿中的染料發色和地色拔染。常用的吸濕劑有丙三醇和硫代雙乙醇等,但應控制用量,否則易產生滲化現象。
(4)使用加工錫在高溫常壓汽蒸過程中難免還有氯化氫氣體產生,致使被拔部分滌綸泛黃和“錫燒”,可加入尿素和醋酸鈉等,以吸收分解過程釋出的游離酸。
(5)拔染色漿用糊料必須與拔染劑有良好的相容性,并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和抱水性,以確保花紋輪廓清晰和優良的拔染效果。適于用作還原劑拔染印花色漿的糊料有醚化植物膠和醚化淀粉等。
3.2.2堿劑半拔染(防拔染)印花
分散染料擴散到滌綸纖維內部就不可能用堿劑來拔染,但有可能應用半拔染(防拔染)方法。滌綸織物用軋輥浸軋可拔分散染料,或輥印可拔分散染料,低溫烘干,使染料保持在織物的表面。
織物印上拔白漿,在烘干及后處理工序中使染料發生破壞。最安全的方法是低溫(102℃)汽蒸處理,使印花部分的地色破壞,而其它部分的地色染料不發生固著;再經高溫處理,使地色和著色染料固著。
可拔分散染料包括含酯基的能被堿水解的分散染料。這類染料不需要還原劑,無氯化亞錫對設備腐蝕和廢水中重金屬離子處理等問題,且拔染的重現性較好。但目前堿可拔分散染料品種還不能滿足所有色譜的拔染印花要求,因此還需用還原劑拔染工藝。
防拔染印花漿配制:
.jpg)
①防拔染印花漿處方/(g/kg
工藝流程
①印地色色漿(或地色浸軋)一烘干一印花(拔白、色拔漿)一高溫常壓汽蒸(17O~18Oc,7~8min)一冷水洗一熱水洗(或還原清洗)一熱水洗一烘干
②印花(拔白、色拔漿)一烘干一罩印地色色漿一高溫常壓汽蒸(170~180℃,7—8min)一冷水洗一熱水洗(或還原清洗)一熱水洗一烘干
注意事項
(1)適用于堿劑防拔染法的地色分散染料分子結構上應含有l~3個酯基,在高溫下酯基被水解成為可溶性物質,由于這些染料對堿的敏感程度不一,因此必須搞清楚堿劑和堿劑用量與染色深度的匹配性,以期達到最佳的防拔染效果。
作為著色防拔染的分散染料,其應具有優良的耐堿劑穩定性,不會因堿劑的存在而發生色澤變淺和色相變化。
(2)堿劑防拔染印花法可用的堿劑有碳酸鈉、碳酸氫鈉、碳酸鉀和氫氧化鈉等。碳酸氫鈉的堿性較弱,防拔白的白度較差;碳酸鉀和氫氧化鈉防拔白的白度好,但吸濕性較大,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滲化,造成花紋輪廓不清。因此,目前采用碳酸鈉作為防拔染印花的堿劑,其防拔白效果和花紋輪廓清晰度均較好。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