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整理劑整理柞蠶絲綢的性能見表1.
.jpg)
表1 說明,單獨用柞蠶絲肽處理柞蠶絲綢,織物的折皺回復角提高幅度為11.9%;絲肽/乙二醛整理樣品折皺回復角提高明顯(折皺回復角提高26.1%),但泛黃嚴重,白度保留率僅為53.2%;絲肽/檸檬酸體系的折皺回復角提高幅度為24.5%,且白度及強力下降較小;單獨使用乙二醛和檸檬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絲綢抗皺性能,但不如與絲肽配用效果顯著,且都存在泛黃和白度下降的問題.原因是柞蠶絲肽分子中含有賈艷梅:絲肽的制備及其在柞蠶絲綢抗皺整理中的應用大量的羥基、氨基等活性基團,對柞蠶絲纖維具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并能和柞蠶絲大分子上的活性基團以氫鍵、范德華力等方式結合,固著于纖維表面或沉淀于纖維的無定形區,起到一定的防縮抗皺作用.[3]但由于缺少化學交聯,折皺回復角提高幅度不大;當絲肽和檸檬酸復配使用時,除上述物理作用外,絲肽還通過檸檬酸與柞蠶絲纖維大分子形成共價交聯,在纖維表面形成牢固的網狀薄膜,或者沉積在蠶絲纖維內部,使柞蠶絲綢的折皺回復性能提高.同時檸檬酸的—COOH 與絲肽分子中的—OH 發生酯化反應,可以避免檸檬酸單獨整理時織物泛黃.絲肽與乙二醛復配整理后,織物白度下降嚴重,比乙二醛單獨整理織物泛黃更嚴重,推測是柞蠶絲肽與乙二醛在高溫下形成了某種新的化合物所致.
綜合折皺回復角、白度、撕破強力各項指標認為,絲肽/檸檬酸體系最適于作為絲綢的抗皺整理劑,故設計正交試驗,優選絲肽/檸檬酸整理柞蠶絲綢的最佳工藝參數.
2.3 正交試驗
.jpg)
由正交試驗(表2)可以看出,對折皺回復角影響最大的因素是絲肽用量,然后依次是檸檬酸用量、焙烘溫度,次亞磷酸鈉用量影響最小.最佳整理條件為絲肽30 g/L,檸檬酸80 g/L,次亞磷酸鈉30 g/L,160 ℃焙烘。
2.4 柞蠶絲綢其他性能
考慮到抗皺整理通常在達到較高折皺回復性能的同時需兼顧織物的其他性能,測定了最佳整理參數下整理柞蠶絲綢的其他指標,結果見表3.
.jpg)
由表3 可知,在最佳整理工藝條件下,柞蠶絲綢經絲肽/檸檬酸整理后,其折皺回復角提高了79°,提高幅度為42.9%,撕破強力和白度保留率分別為84.1%和90.2%.綜合考慮抗皺性能、強力及白度下降等因素,該整理條件具有可行性.
.jpg)
由表4 可知,先經絲肽/檸檬酸整理,再經氨基硅油整理后的柞蠶絲織物更加柔軟,懸垂風格得到進一步改善.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