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酯乳液穩定性高,流平性好,易于成膜,使用方便,形成的薄膜柔曲性能好且延伸性大,對織物具有較強的粘結力,且涂層不易脫落、掉色和變質.但聚丙烯酸酯乳膠膜具有冷脆熱粘、彈性溫度范圍窄、光亮度不夠理想的缺點.[1]
據文獻報道,在聚氨酯中引入聚碳酸酯二元醇,可增長連續碳鏈,提高分子結構規整度,使聚氨酯成膜時較易產生定向結晶,獲得較為理想的光亮性能.[2]本文在聚丙烯酸酯中引入聚碳酸酯二元醇,控制共聚單體的比例合成光亮型聚丙烯酸酯.[3-4]
1 試驗
1.1試劑與儀器
試劑: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烯丙基縮水甘油醚(AGE),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四氯化錫(SnCl4),Span80,過硫酸銨[(NH4)2S2O8],十二烷基硫酸鈉(SDS).
儀器:Nicolet 5700 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Mastersizer 2000激光粒度儀,JS94H型微電泳儀,S 4700型冷電場掃描電鏡儀,Ultrascan PRO 測色儀,Inseron3365強力測試儀,Diamond TG/DTA 熱重/差熱綜合熱分析儀,X' Pert-Pro MPD 型X 射線衍射儀,JJ200電子天平,WMZK-01 溫度指示控制儀,JB90-S數字顯示轉動攪拌機.
1.2合成原理
.jpg)
第一階段:中間體的合成
1.3 合成方法
將稱好的聚碳酸酯二元醇和烯丙基縮水甘油醚[n(聚碳酸酯二元醇PCDL)∶n(烯丙基縮水甘油醚AGE)=1∶2]加入帶有攪拌器、溫度計的三口燒瓶中,再加入一定量催化劑四氯化鋅(SnCl4),在合適溫度反應6 h得到中間體A.
將上述中間體A、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十二烷基硫酸鈉和Span80 以及部分去離子水放于乳化瓶中,采用高剪切乳化機充分乳化,得到預乳化單體.然后在裝有恒壓滴液漏斗、冷凝裝置的四口燒瓶中加入上述1/3 量的預乳化單體和1/3量的引發劑水溶液.升溫至85~90 ℃,保溫反應1 h,再滴加剩余預乳化單體及引發劑水溶液,2 h 內滴完,再于85~90 ℃保溫反應1.5 h,降溫,出料.
1.4涂層整理
將配制好的聚丙烯酸酯涂層膠(聚丙烯酸酯90%,增稠劑5%,FFG 涂料大紅5%)均勻地涂在準備好的滌綸和棉織物上.棉織物在80 ℃下預烘2 min,在120 ℃下焙烘2~3 min;滌綸織物在100 ℃下預烘2 min,在150 ℃下焙烘2~3 min.
1.5 性能測試
紅外光譜
(FT-IR):在紅外光譜儀上測定;粒徑:在激光粒度儀上進行測試;Zeta 電位:在微電泳儀上進行測試;掃描電鏡:在掃描電鏡儀上測定;熱性能(TG-DTA):在熱重/差熱綜合熱分析儀上測試;亮度和反射率:在測色儀上測定;斷裂強力:在強力測試儀上按照GB/T 528-1998 進行測定;廣角X-射線衍射(WAXD):在X 射線衍射儀上測定.
2結果與討論
2.1 產品性能表征
2.1.1粒徑
.jpg)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