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19.5tex(30S)大麻/棉混紡紗的生產
工藝路線為棉紡工藝路線:
(落麻)開松→ 給油
→清棉→ 梳棉→ 并條(兩道)→ 粗紗→ 細紗 →絡筒 →打包
原棉
大麻棉混紡紗生產工藝上首先是保證混紡比,由于麻纖維落的多,所以一般按10%增加麻的比例,原棉可根據客戶要求適當加入長絨棉;清棉工序注意選用梳針打手,較大卷定量;梳棉工序選擇較低刺輥速度,網眼小漏底,棉型針布,較大蓋板隔距,加導棉裝置等;并條工序適當放大隔距;粗紗工序適當放大隔距,選用較大捻系數;
細紗工序選用較低速度,較大隔距,大捻系數;絡筒工序主要根據生產狀況適當調整電請參數即可。
大麻棉混紡紗要求麻雜質少,超長及短纖維含量少,否則生活難做、效率低。對于要求較高的混紡紗,還可以采用半精梳和全精梳。由于大麻棉混紡高支紗成本高,售價高,一定要注意做精做細。
5.2.3大麻紡紗的新技術應用
(1)緊密紡紗又稱集聚紡,是在傳統環錠紡的基礎上,根據“牽伸不集束,集束不牽伸”的理論,在前羅拉的前面又加一個集束區,使得纖維在被加捻前有一個整理集束的過程,使得紡紗三角區變小,邊緣纖維減少,使得成紗毛羽減少,成紗條干和強力得到改善。
緊密紡紗和普通環錠紡相比,可減少毛羽,單紗強力提高5~10%,條干CV%及紗疵均比普通環錠紗好,強不勻也優于普通環錠紗,提高了大麻紗線的可織性。用緊密紡紗生產的面料光潔度好,條干均勻,布面毛羽少。
(2)竹節紡紗竹節出現在布面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利用竹節紡紗紡制特殊的紗線,通過織物組織及紗線的配合,織造不同風格的織物,以適應不同消費者需求。
(3)賽絡紡是在傳統環錠細紗機上紡出類似于股線結構的紗線的一種紡紗方法,它采用兩根粗紗從喇叭頭喂入,在前后牽伸區仍然保持兩須條的分離狀態,從前鉗口輸出一定長度后合并,并由同一個錠子加捻,形成有雙股結構特征的賽絡紗。
賽絡紡的同向同步加捻使其紗線具有特殊的結構,賽絡紡紗表面纖維排列整齊。紗線結構緊密,毛羽少。
(4)賽絡菲爾紡也叫包纏紡紗。是一根長絲從細紗機的前牽伸區喂入,和經過牽伸的短纖須條在前羅拉鉗口同時輸出,由同一個錠子加捻。形成有雙股結構特征的賽絡菲爾紗。
賽絡菲爾紗既有芯紗提供的高強力或高彈性等優良特性,又具有外包纖維優良的表面性能,從而賦予紗線優良的綜合品質,可應用于高檔服飾面料的開發。
6結語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