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對紡織品服用質量及環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生物酶作為一種天然蛋白質產品在紡織染整加工中的應用早已得到應用。由于酶自身具有“容易完全生物降解”的特性,對環境友好,不會污染紡織品,從而滿足用“清潔無害的化學方法”來進行染整加工;同時經酶處理過的紡織品可產生許多特殊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紡織品的服用性能和附加值,能滿足市場上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高支高密棉織物由于本身的組織結構原因,骨身比較硬,布面茸毛和一些微原纖毛羽很難通過燒毛去干凈,經傳統的前處理和后整理工藝很難賦予織物一種“天絲”般的性能:表面光潔且有光澤、布面紋路清晰、布身有很強的懸垂性和柔軟性,是通常柔軟劑所不能達到的。我們對高支高密棉織物采用生物拋光整理工藝,配以適當的后整理工序,就能使之有一種“仿天絲”的效果,很受市場的歡迎,幾年來證明這工藝對企業自身的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經濟效益有著很好的推動作用。
2 原理
酶對纖維的作用具有高度的專一性和極高的催化效率,纖維素酶與纖維素纖維反應時,首先酶分子吸附在纖維素纖維某些部位(通常首先吸附在纖維表面,再向纖維內部滲透)再與之發生配位絡合,形成中間絡合物,然后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發生專一性的催化,促進纖維素分子鍵的苷鍵水解,使纖維素分子切斷[1]。纖維素酶目前主要根據對纖維分子β—1,4—糖苷鍵的作用方式主要分為3種類別:(一)可任意切斷纖維素分子中β—1,4—糖苷間的內切—β葡萄糖酶EG,也稱Cx酶,即易作用于纖維水溶性基質,很難單獨作用于纖維結晶區;(二)主要從還原基末端開始切斷β—1,4—糖苷鍵成纖維素二糖剩基的外切—β—葡萄糖酶CBH,也稱C1酶,它與CX酶共存時能破壞纖維結晶區;(三)能將纖維素二糖等低分子葡萄糖分解成單葡萄糖的β—葡萄糖苷酶BG。此三種酶對纖維素分子的作用部位和方式如圖所示,拋光酶一般就是此三種酶的混合物,主要成份就是外切酶C1,它就是加上適當的機械摩擦力或利用水流對布面的沖力作用于纖維表面,使往往結晶度不高的纖維表面茸毛(或微原纖)和纖維端頭得到有效去除,從而使布身光潔,紋路清晰,改善布身的柔軟性和懸垂性效果。
[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