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都知道,紗線上漿一般都是通過漿紗機上漿,而我們根據現有染色設備的創新使用,同時使用高質量的上漿劑,從而保證筒子紗上漿工藝路線的科學性,在此,簡單介紹筒子上漿的工藝流程及效益分析,供大家參考。
一、現狀
筒子紗上漿存在的問題;
筒子紗上漿時,由于紗線密度較大,給上漿均勻度帶來一定的困難,一般容易出現內、中、外層上漿率不一致,加上漿料的粘度問題,上漿后的筒子紗烘干時容易出現漿皮,返筒時因紗線粘連易卡斷,增加了成本和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二、對策
筒子紗上漿工藝改進路線;
a、為解決筒子紗密度大、上漿不均勻問題,我們采用了上海704研制所生產的松式絡筒機,并采用塑料網進行絡筒,絡筒的張力為0.3/c㎡、筒子的硬度掌握在肖氏硬度25-30度。
b、我們多次使用了國內上漿劑,因為漿料性能達不到筒子上漿的技術要求,為解決筒子紗現有上漿主漿料粘著力大粘度大、粘度小粘著力小的問題,我們采用了荷蘭艾維貝產品K1150作為主漿料。
c、上漿后的筒子紗可直接拉軸整經上機織造,不需要走漿紗機上漿。
三、措施
筒子紗上漿工藝改進試驗;
a、上漿條件:
絡筒機:上海704研究所,筒紗單重1 Kg/個,毛經用紗。
筒染機:德國第斯。機型330kg.
漿料:荷蘭艾維貝:K1150。
b、上漿工藝及用量;
工藝用量:100 Kg紗重,浴比1 : 6 )
K1150:5 Kg
蠟片:0.5 Kg
平滑劑:1 Kg
準備好待上漿的筒子紗,預備缸注入冷水,加入K1150均勻攪拌后升溫至92℃,保濕10 分鐘,加入蠟片或柔軟劑,注入主缸,開內流循環泵,升溫至80℃ ,保溫30分鐘,內外流向循環為內4外7,上漿完畢后用真空烘干機榨水烘干。
C、工藝路線;
松筒---前處理---染色---皂洗---上漿---烘筒----倒筒。
d、上漿率測驗;
上漿的筒子紗經檢測上漿率內層2.6%、中層2.1%、外層2.5%。內、中、外層上漿率基本符合要求。
四、經濟效益分析
每月按染紗量300噸計算,去掉緯紗不上漿占30%,每月需上漿紗線為200噸左右。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