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圖3可見,隨著改性溫度從25℃升至75℃,活性染料對改性木棉的上染率由76. 5%增大到86. 5%;再繼續升高溫度,上染率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當溫度很低時,不能達到改性劑與纖維接枝的活化能,改性效果不明顯;而溫度太高時,改性劑水解加速,部分改性劑失效,改性效果亦變差。所以,改性溫度以75℃為宜。
2. 1. 4 改性時間對上染率的影響
陽離子改性劑SA用量4% (owf),改性液pH值為12,于75℃改性處理不同時間,再采用活性染料染色,測得的上染百分率如圖4所示。
.jpg)
由圖4可見,改性時間從15min增加到45min,活性染料對改性木棉纖維的上染率略有提高;再延長改性時間,其上染率略有下降,說明改性劑在45 min內就能與纖維接枝反應完全。為此,確定改性時間為45min為佳。
2.2 改性對木棉纖維微結構和染色性能的影響
2. 2. 1 紅外光譜分析
未處理和經8% (owf)陽離子改性劑SA于75℃處理45 min后木棉纖維的紅外光譜圖見圖5。
.png)
圖5(a)中, 3 342 cm-1處的吸收峰是—OH的伸縮振動吸收,是所有纖維素的特征譜帶。在纖維素的紅外譜圖中,—OH峰的位置與分子間氫鍵的強弱有關。
分子間氫鍵越強,—OH峰向低波數方向移動;反之,—OH峰則向高波數方向移動。圖5(b)中,陽離子改性木棉纖維—O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在3 417 cm-1處,與原木棉纖維相比,—OH峰向高波數方向移動,可見陽離子改性木棉纖維分子間氫鍵減弱。這可能是由于陽離子改性劑與纖維素發生反應,生成新的—OH基團,故還存在—OH的伸縮振動吸收峰,但是削弱了纖維素分子間氫鍵的作用,致使—OH峰向高波數方向移動。
由圖5(a)和圖5(b)還可以發現,陽離子改性后的木棉纖維在1 510~1 245 cm-1區域的吸收峰變小或消失。其中,1 377 cm-1和1 322 cm-1分別是纖維素及半纖維素的—OH彎曲振動吸收峰和纖維素的—OH平面內變形振動吸收峰。這是由于陽離子改性劑與纖維素發生反應,可發生彎曲振動和平面內變形振動的—OH減少。1 247 cm-1處是纖維素和半纖維素C—O—C的伸展振動吸收峰,陽離子改性后,這個吸收峰幾乎消失,可能是由于—OH與陽離子改性劑反應后,降低了分子間氫鍵的作用,改變了超分子結構和結晶結構。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