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A整理后的試樣具有較快干燥速率,說明整理后試樣遇液態水時干燥快。在結合毛細效應綜合值和導濕綜合值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經A整理后的織物不但獲得良好的導濕性,而且還獲得更快的干燥速率,那么必然使織物獲得良好的吸濕排汗效果。
5.4織物透氣性
5.4.1實驗用品和實驗儀器
試樣應具有代表性,應避開折皺、疵點,試樣距布邊至少50mm保證試樣均勻分布在樣品上。每塊試樣的面積為100cm2,每組10塊、YG461織物透氣儀。
5.4.2 實驗方法及步驟
先對YG461織物透氣儀進行漏氣檢查并進行校準,我們選擇測試面積為20cm 2 ,然后對整理前和整理后的輕薄各滌綸織物進行透氣性測量。
5.4.3 測試結果及分析
實驗測試數據如表7。
表7 試樣透氣量
.jpg)
根據平均透氣量和測試面積可以得到織物透氣率為:
R=qv/A*167(mm/s) (6)
其中:qv——透氣量平均;
A—測試面積;
167—換算系數;
則:A整理后的試樣透氣率=145.96/20*167=1235.466mm/s;
B整理后的試樣透氣率=131.67/20*167=1099.446mm/s;
未整理的試樣透氣率=129.85/20*167=1084.248mm/s。
經整理后的試樣具有透氣率好,說明A整理后的試樣透氣效果比未經整理的透氣效果好。可以看出經A整理后的織物不但獲得良好的導濕性和更快的干燥速率,而且獲得了較好的透氣效果,那么必然使織物獲得良好的穿著舒適性。
5.5. 耐洗性測試與分析
整理效果的耐久性是指織物整理后獲得的整理效果抵抗自身和自然環境雙重因素長期破壞作用的能力,即保持其整理效果經久耐用的能力。這里我們采用濃度為0.5%的家用洗衣粉于40℃度下洗滌50次,每次洗滌5min,洗滌后用清水漂洗兩遍,每洗滌10次測試一次毛細效應綜合值,見表8。
表8 試樣洗后毛細效應綜合值
.jpg)
經過A整理后的試樣,經洗滌后毛細效應綜合值的下降的幅度小,任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整理效果。
6 總結
采用新型吸濕排汗整理劑A對滌綸進行化學親水性整理,從根本上解決了滌綸吸濕性差的問題。通過新型整理劑A對滌綸織物進行吸濕排汗整理,測試毛細效應綜合值、干燥速率、導濕綜合值、耐洗性和透氣性,對比與傳統的吸濕排汗整理劑B有更為優秀的整理效果。從而說明經新型整理劑A的化學方法整理對滌綸織物具有較為優秀的吸濕排汗整理效果。
<<上一頁[1][2][3][4][5]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