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超臨界水氧化法
超臨界水氧化法(SCWO)利用水在超臨界狀態下(374.3 ℃,臨界壓力22.05 MPa)的特性,使有機污染物和氧化劑(空氣、O2和過氧化氫等)在超臨界水中發生均相氧化反應,從而將其去除.韋朝海[16]在自行設計的100 mL 連續式反應釜中,研究了PVA 退漿廢水超臨界水氧化處理的反應條件,結果表明:在410 ℃、26.0MPa 下反應40 s,PVA 可完全轉化,有機碳總量(TOC)去除率達95.36%.SCWO 具有去除污染物徹底、出水直接回用及以固體形式回收無機鹽等優點,但設備腐蝕和管路堵塞阻礙它的發展.
1.2.3 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利用光照產生的能量,促使催化劑或氧化物發生能級躍遷,由此產生的自由基或空軌道具有強氧化性,可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發生反應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孫振世[17]在自制的圓柱狀夾套光催化反應器中,以6 W 紫外光燈為光源研究了PVA 的光催化降解行為.PVA 與降解60 min 后樣品的紅外光譜(IR)分析表明:PVA 光催化氧化降解過程中羥基氧化形成羰基,碳-碳鍵的剪切形成短鏈化合物,實現了長鏈的斷裂,PVA 經光催化后由大分子物質變成了小分子物質,減輕了后續處理負擔.光催化氧化法具有反應快、效果好等優點,開發應用化學性質穩定、廉價、無毒的光催化劑是其技術關鍵.
1.2.4 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直接或間接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的污染物質去除或轉化為無毒、低毒物質.徐澤林[18]采用離子膜電解法預處理PVA 退漿廢水,結果表明:在槽電壓為6 V、氯化鈉用量為2 000 mg/L、45 ℃下電解3 h,對CODCr的去除率達到29%,PVA 轉化率達到100%,大大減輕了后續處理的負擔.電化學氧化具有污染物降解徹底,與其他方法兼容性好,易于控制等優點,但能耗和設備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推廣.
2 生化法
2.1 高效降解菌法
隨著退漿廢水中化學漿料數量和種類的不斷增加,其可生化性越來越差.故選育和培養高效降解PVA的菌株或菌群成為重要研究方向.1973 年Suzuki 等以PVA 為唯一碳源得到了第一株能夠產生PVA 降解酶的細菌Pseudomonas O-3.其他研究者也陸續發現了另外一些能夠降解PVA 的細菌.研究發現:能夠降解PVA 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廣泛,一般僅存在于被PVA 污染的環境中.到目前為止,僅有Pseudomonas O -3 和Pseud omonas vesicularis var -povalolyticul PH[19]能夠單獨降解它們各自篩選培養基中的PVA.研究者認為要靠單一微生物實現對PVA 的徹底降解是非常困難的,只有通過馴化混合菌群才能達到對這種高聚物的徹底降解[20],而PVA 的不徹底降解會造成PVA 降解酶的提取困難.因為當PVA 存在時,在提取過程中殘余的PVA 會與蛋白質形成一種乳白色的凝膠狀物質,使PVA 降解酶無法提取.PVA 降解酶產生菌種類不多,且培養周期長,酶活性不高,再加上提取不易,阻礙了PVA 降解酶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
<<上一頁[1][2][3][4]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