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超臨界水氧化
超臨界水氧化(SCWO)利用水在超臨界狀態(tài)下(溫度374·3℃,臨界壓力22·05Mpa)的特性,使有機污染物和空氣、O2等氧化劑在超臨界水中發(fā)生均相氧化反應,從而將其去除。顏婉茹等探討了超臨界水氧化處理廢水中活性染料,結果表明,超臨界水氧化能有效去除水中的TOC,在380℃、25MPa、停留時間3·2min、pH為7時,COD去除率可達到98·06%。SCWO具有去除污染物徹底、出水直接回用及以固體形式回收無機鹽等優(yōu)點,但設備腐蝕和管路堵塞阻礙它的發(fā)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皮革染色廢水治理領域得到應用的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混凝法的混凝劑種類單一;次氯酸鈉氧化法處理不徹底;電絮凝法材料、能源損耗嚴重,而印染行業(yè)針對這些問題都嘗試加以解決,并且取得效果。眾多方法中,結合皮革染色廢水自身特點,筆者認為高級氧化技術可無選擇性的徹底處理廢水,不造成二次污染,不為后續(xù)處理造成負擔,是可以采納的方法。作為目前已被應用的方法中最適合的方法,電解法走向實用化的關鍵是高性能電極材料制備篩選及電解裝置結構的改善。此外,作為一種清潔生產(chǎn)工藝,膜分離技術具有巨大的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效益,但目前各種膜的性能尚不穩(wěn)定,膜孔易堵塞,膜系統(tǒng)成本高,使用壽命短,因此如何選取合適的膜、提高膜的性能、控制膜污染并降低成本是此法廣泛推行的關鍵。
2·2生物化學法
目前,生物法處理皮革綜合廢水的實例不少,但用生物法單獨處理皮革染色廢水的實例則很少。與此相反,對于印染廢水的處理生物法卻占據(jù)主要地位,尤其是厭氧-好氧聯(lián)用法。該工藝的提出主要是針對印染廢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高分子物質(zhì),期望它們在厭氧段發(fā)生水解酸化,變成小分子,從而改善廢水可生化性,為好氧處理創(chuàng)造條件,而好氧段所產(chǎn)生的剩余污泥全部回流到厭氧段,厭氧段有較長的SRT,有利于污泥厭氧消化,從而降低整個系統(tǒng)的剩余活性污泥量。此外,還有大量針對為生物強化技術和微生物活性增加技術的研究。
2·2·1選種技術
生物強化技術是指為提高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而向系統(tǒng)中投加從自然界中篩選的優(yōu)勢菌種或通過基因組合技術產(chǎn)生的高效菌種,以去除某一種或某一類有害物質(zhì)的方法,包括直接投加特效降解微生物、生物強化制劑和固定化生物強化技術,其中直接投加特效降解微生物是生物強化技術應用最普遍的方式。何芳等篩選出8株高效脫色菌株,比較高效混合菌與活性污泥等量混合接種及單純活性污泥接種的固定化系統(tǒng)處理印染廢水的效果。結果表明,前者生物膜形成快,對pH值和溫度適應范圍寬,且菌種活性高。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
推薦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