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在棉布前處理工藝中,如需要采用酸退漿或酸、堿退漿以及煮練后酸洗或漂白后吃酸等,都要控制酸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溫度,防止產生水解纖維素而使纖維強力下降。在所有酸類中,無機酸對棉纖維的損傷要大于有機酸。除酸類外,一些酸性鹽類如硫酸鋁水溶液,也能使纖維損傷,應予重視。
上面談到的潛在損傷,這種損傷有時還能反映到其它工藝中。例如棉纖維用活性染料染色時。在加堿固色時,若在60℃堿液中停留時間過長,則發現纖維素有降強現象。另外,在筒子紗染色時。
若采用漂底紗染色,而漂白紗已發生酸性氧化纖維素,也就是已產生潛在損傷,此時筒子紗將出現內、外層色差。防止產生氧化纖維素和水解纖維素的唯一方法與雙氧水濃度、漂白時溫度等因素有關。在雙氧水漂白時,在燒堿濃度過高或催化劑銅,鐵離子存在下,雙氧水能進一步分解而產生—OOH和O2等物質。
O2的產生不僅使雙氧水失去漂白作用、增加H2O2的消耗,而且在高溫氧化下,將使纖維素產生還原氧化纖維素和酸性氧化纖維素。所以,各種漂白劑在實施漂白工藝時,都要合理、嚴格制訂工藝條件及工藝要求,使既能達到滿意的白度和去雜效果,又能防止產生氧化纖維素,使纖維的損傷減少到最低程度。
同樣,在棉布前處理工藝中,如需要采用酸退漿或酸、堿退漿以及煮練后酸洗或漂白后吃酸等,都要控制酸的濃度和作用時間、溫度,防止產生水解纖維素而使纖維強力下降。在所有酸類中,無機酸對棉纖維的損傷要大于有機酸。除酸類外,一些酸性鹽類如硫酸鋁水溶液,也能使纖維損傷,應予重視。
上面談到的潛在損傷,這種損傷有時還能反映到其它工藝中。例如棉纖維用活性染料染色時。在加堿固色時,若在60℃堿液中停留時間過長,則發現纖維素有降強現象。另外,在筒子紗染色時。
若采用漂底紗染色,而漂白紗已發生酸性氧化纖維素,也就是已產生潛在損傷,此時筒子紗將出現內、外層色差。
防止產生氧化纖維素和水解纖維素的唯一方法以下為宜。漂液濃度可根據織物含雜情況和白度要求,結合漂白方法而不同,如軋漂可采用1~3g/L,時間30min(軋堆)。一般講,漂白時間短,達不到白度要求,時間過長,易使纖維聚合度下降。
在雙氧水漂白工藝中,同樣控制好漂液pH、濃度、時間、溫度等工藝條件。常規雙氧水漂白時一般控制濃度2~6g/L(以100%計)、pH 10~11、溫度90~100℃、時間60mim。但要根據不同工藝決定,如冷堆漂白時,雙氧水濃度可提高8~10g/L以上,溫度30~40℃、時間24h。近年來雙氧水漂白有用高溫高壓汽蒸法,溫度為130~140℃、汽蒸時間1~2min即可。
總之,在棉織物前處理工藝中為防止產生氧化纖維素和水解纖維素,一定要嚴格按工藝條件、遵守操作規程。建立科學合理體制,對前處理各工序的半制品要加強內在質量的檢查、白度的檢測、纖維強力的變化、工作液濃度的測定、溶液中pH測定。退漿、煮練、漂白前后的聚合度變化等。
問二:腈綸纖維染色時,用氯化稀土作預處理后,是否還要加1227勻染劑?為什么?
答:腈綸纖維染色時,由于腈綸纖維在玻璃化溫度(濕態75~85℃)以上時,染料能迅速上染纖維。
為了防止因上染速率過快而產生染色不勻。因此,除嚴格控制升溫外,還應加入緩染劑。常用的緩染劑有陽離子型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它能和陽離子染料在腈綸纖維上爭奪染座,從而減慢了陽離子染料的上染速率而達到勻染。隨著溫度升高和時間延長,最終陽離子染料全部上染纖維。
<<上一頁[1][2][3]下一頁>>
相關信息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
推薦企業